发布日期:2022-02-22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
上周,成都的百万中小学生已返回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回首过去一年,从学位扩容,到“双减”落地,再到“课后服务”保障、“周末托管”推行等,百万城市家庭以最直观的方式见证甚至参与了城市教育的种种求新之变。
今天,成教君就带你一起来看看 这些礼包里都装了些啥 ★ 四川天府新区 新开7所学校,更多“大师”走进学校 2021年,天府新区借助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平台,成果不断:7月,获批四川省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10月,获批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12月,获批四川省退役军人“两个创新、两个服务”的创新建设试验区,解决退役军人入校开展工作。 ★ 全国首创体育教师共享中心 此外,天府新区在全国首创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以共享中心机制,作为体育人才蓄水池,将奥运、世界冠军、退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吸纳到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让最优秀的体育人才,成为最优秀的体育老师,不但强化了体育师资,也起到了增强学生兴趣的良好作用。 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专职教师、退役运动员杨梦露指导学生学习排球基本功 ★ 继续拓宽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的功能 在2022年,天府新区还将继续拓宽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的功能:在体育之外,还将向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进行拓宽、拓展,如将有名的优秀的艺术大师、大国工匠、退伍优秀军人等,都将被吸纳到体育教师共享中心,通过选校走课,派驻到不同的学校去,让这些优秀的艺术大师、大国工匠来影响新区学生成长,更好地为青少年支撑起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 继续扩增优质教育学位 2022年,天府新区还将继续扩增优质教育学位,准备再开7所学校。并将通过布局中小学、幼儿园来提升新区整个教育资源。在招生方面,将持续深化全域多校划片,将选择权全部交给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让孩子们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 成都东部新区 2022年计划开办6所学校 成都市实验小学东部新区校区今年9月开学 2022年,东部新区实施"教育立城"战略,蓄势"打响优质教育牌",建设未来之城高质量教育体系。 成都东部新区蓝绸带小学效果图 ★ 2022年,强力推进优质学位供给 2022年,东部新区强力推进优质学位供给。推进10个在建项目年底建成投用。协调12个拟建项目开工。成都市实验小学东部新区校区(成都东部新区蓝绸带小学)、成都东部新区蓝绸带幼儿园、三岔湖人才公寓配建初中等6所已建成学校、幼儿园将于2022年9月正式开办,提供学位4000余个,东部新区优质学位占比达到50%左右。2023年,开办成都七中东部学校、成都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成都市石笋街小学东部新区校区等10所学校、幼儿园,提供学位1.3万余个,届时优质学位占比将达到65%,比肩中心城区。 ★ 2022年,优化教育治理提质增效 实施学前"护苗"工程,小学“强基"工程,初中"壮腰"工程,高中"突围"工程,完善学校育人功能,增强办学实力,树立东部新区教育新形象。 ★ 2022年,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2022年,东部新区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在空港新城、简州新城、天府奥体公园、贾家街道等片区。新建引进名校添增量,提升建成学校优存量,双轮驱动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 成都高新区 计划新开办中小学8所 新增学位12030个 2022年,高新区教文卫健局教育处将全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统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新教育示范区、国际理解教育试验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建设。 ★ 在学位供给方面 2022年,高新区计划新开办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公办学位1710个。拟民办园回收转制公办园2所,新增公办学位540个。新增省市等级园(示范园) 10所。在义务教育阶段计划新建中小学8所,新开办小学7所、九义校1所,新增学位12030个。新增新优质学校2-3所。 ★ 积极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同时,2022年,高新区将积极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计划创建省一级示范高中2所,创建省二级示范高中1所。并通过文化共融、学生共育、师资共培、课程共建、特色共创、智慧共享等途径,做大做强做优教育品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校际差异,整体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水平。 ★ 锦江区 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突出五好要求 2022年,锦江教育将持续聚焦家长关心关切的“双减”工作、家庭教育工作、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近视防控等热点问题。 同时,锦江教育还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强化素质教育,以建设全国高品质的教育强区为目标,实施包括学位攻坚、优质学校的倍增工程、素质教育的提升、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家校共育等为内容的五大工程,努力实现“学校好、教师好、课堂好、学生好、环境好”的五好要求,让锦江学子真正感受到成长的幸福,让锦江家长也收获到满满的幸福。 ★ 2022年锦江即将上新一所新学校 2022年锦江即将上新一所新学校—川师附中锦华分校,锦江教育期待和家长朋友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的幸福未来,为高质量建设“品位锦江·幸福城区”而持续奋斗。 ★ 青羊区 继续深入推进和落实“双减”工作 将会有更多孩子的书包“不回家” 2021年青羊教育紧紧围绕双减工作,围绕让老百姓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做了很多工作,比如: “书包不回家”行动 “5+2+N”课后服务 持续扩大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的学位供给等 ★ 继续深入推进和落实“双减”工作 2022年,青羊将继续深入推进和落实“双减”工作,会扩大“书包不回家”的覆盖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功能,聚焦降低家长焦虑,降低家长教育成本,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让学生回归成长的本质。2022年希望老师、孩子和家长们,每个人都能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 ★ 金牛区 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共计21所 2022年,金牛区教育将继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探索“海绵学位”以顺应学位需求的变化,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1所,新增学位1.4万余个。这些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除了分布在产业功能区核心区的“新区域”外,还将更多布局于人口集中居住的“老城区”。 ★ 推动落实公办初中强校工程 金牛区还将推动落实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深化金牛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并启动第七批市级‘新优质学校’培育和普通高中课后服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警、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提示“两项机制”,持续开展早教指导师培训,推进早教指导站建设,优化0—3岁婴幼儿照护人学习课程体系,组织开展“绿道上的亲子时光”社区亲子活动等一大批利民举措。 金牛区教育局组织开展绿道上的亲子时光 此外,2022年,金牛教育还将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引领,围绕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目标,把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工程,加快构建具有金牛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 武侯区 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2021年,武侯教育汇集智慧,绘就了武侯教育发展“路线图”。2022年,武侯教育将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首要目标,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程,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成都市读者小学 ★水韵园:做强做优“水韵园”综合教育基地品牌,不断增强学生体验获得感。 ★武侯区家长学校:深化“武侯区家长学校”建设,擦亮武侯区“家长讲堂”品牌,面向全区家长开设“家国情怀”“危机应对”“用心事业”“公秩良序”“家庭责任”五大课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育人观。 ★两自一包:持续深化“两自一包”改革,全面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校园足球”“近视防控”“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等4个国家级试点区建设。 ★双减:持续推进教育“双减”,统筹处理好“校内提质”与“校外减负”“教育治理”与“学校管理”的关系,全方位、多元化开展课后服务、假期托管等工作,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 ★ 成华区 计划新建8所学校,新增优质学位1万个 2021年的成华教育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进行概括:增量、提质及幸福感。增量方面,成华区总共有7所中小学校投入使用,提供学位达1.3万个,19所公办幼儿园次第开学,新增学位达到5850个;提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各项指标都取得快速发展;而在幸福感方面,成华区也不断推进教育强区幸福工程,其中“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通过省市两级评估验收,智慧教育也获评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 成都英才学校建设效果图 成华教育在2022年将有四个方面的突破: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扩大学位供给总量,计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新增优质学位1万个,充分提升教育供给水平; ★扩大优质学校总量,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教育质量提升,不断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强教师队伍,大力实施“823”人才培育计划、领航校长“213”培育计划和教育系统高端人才培育计划。 ★最后则是着力破除“五唯”痼疾,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创新学生综合素质智慧化评价新途径。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不断提高区域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后延时及晚自习服务、加强作业管理等。 ★ 龙泉驿区 2022年预计建成4所学校,新增学位3690个 2021年,龙泉驿区教育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建成全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助推龙泉驿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龙泉驿区教育局将围绕区委“155”总体布局和“一高地三区”建设目标,奋力推进“三大攻坚”、实施增量提质,预计建成来龙街幼儿园(原邦泰幼儿园)、灵瑞幼儿园(原来龙五组幼儿园)、东安湖九义校、岐山幼儿园(原天麓幼儿园)等4所学校,新增学位3690个,以实际行动全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优质教育。 东安湖九义校效果图 ★ 青白江区 2022年计划开办2所学校 2022年,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南校区、实验小学陆港校区等2个新建项目完工。此外,青白江还将实施川化中学校舍改造、福洪小学教师周转房等8个项目,不断优化学校办学条件,为教师安心从教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 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北区分校 ★ 力争创建1到2所成都市“新优质学校” 2022年,青白江区还将纵深推进小学强基计划、初中强校工程,加大4所公办小学和4所公办初中办学水平的提升力度,力争创建1到2所成都市“新优质学校”。 ★ 切实加强“双减”“五项管理”的落实力度 2022年,青白江区也将切实加强“双减”“五项管理”的落实力度,推进课后服务水平提升,多措并举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鼓励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加强学校(幼儿园)体育课程建设,积极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 ★ 大力发展学校特色艺术社团建设 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基础上,青白江区还将逐步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以及川剧、四川曲艺等选修课。继续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学校特色艺术社团建设,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至两项艺术爱好。 ★ 在劳动教育方面 青白江区将构建“特色培育+试点先行+示范引领”长效机制,优化“必修课程+学科融合+文化浸润”课程设置,丰富“校内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活动内涵,绘制“区级基地+社区基地+校内场所”基地导图,凝聚“导师+专家+教师”人才资源,实施“学生+教师+学校”综合评价,强化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 新都区 着力打造“品质教育,学在新都”品牌 2022年,新都区教育局将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打造“品质教育,学在新都”品牌,以破解新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矛盾为主要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方针,聚焦新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优化教育供给。 ★ 在教育资源布局上,将进一步优化,让全学段、贯通式、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师资力量也会进一步增强,让教师队伍规模结构更加合理。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也会更加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有效巩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有力推进。 成都市新都区兴乐路小学规划图 ★ 关于教育教学质量:此外,新都还将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创新转型发展。同时,让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 关于教育服务水平:教育服务水平也是要显著提升的一大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基本建立。 ★ 温江区 不断增强群众教育幸福感、获得感 2022年是温江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将坚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两个创建”,深化育人方式、评价机制、管理体制“三大改革”,夯实党建引领、校园安全、队伍建设、疫情防控“四个基础”,加快公办学位、“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身心健康教育、教育质量提升、民办学位调减“五项攻坚”,以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有特色的温江教育,不断增强温江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1年投入使用的温江区江安路学校 未来五年,温江教育还将按照《区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奋力打造“理念先进、治理高效、品质卓越、生态和谐、保障有力”的更高品质教育,办好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区域教育,具有文化浓郁活力迸发的家门口好学校,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脊梁队伍,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而个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温江每个孩子感受知识之美、尽享成长之乐。 ★ 双流区 完成8个学校建设项目、新增学位5310个 2022年,双流区将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四川大学江安幼儿园项目效果图 ★“学位扩容”工程,完成8个学校建设项目,新增学位5310座,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校地合作,打造精品社区教育工作站6个。 ★“名师倍增”工程,培育区级骨干教师300名以上,引育省市名优教师50名以上。 ★“名校培育”工程,实现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90%以上,中小学优质学校覆盖率75%以上。 ★“一十百千万”工程,提升“双减”惠民成效。在全区中小学引进1批专家指导团队、创建10所“双减”典范学校、培育100名领航教师、评选1000节精品课、推出10000课时以上高质量作业设计。 ★“智慧安防”工程,全面融入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人脸识别装置及联网率达100%。 ★ 新津区 将“名校+”理念落到实处 2021年的新津教育主要着力在“新”“惠”“健”“读”四个方面。“新”:因为新津区在2021年新增了4所公办学校和幼儿园,同时还新增10位校长,新增了6000余名学生,新增了3名正高级教师,7名省市特级教师;“惠”:体现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中,新津投入了3000余万改善了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环境,现在已经通过了督导评估,更好地服务孩子的成长;“健”:这是对孩子睡眠、体质等方面的高度重视,让孩子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优化;“阅读”:新津区非常重视孩子们的阅读工作,进一步推进校园阅读、全民阅读和终身阅读。 2022年,新津教育将进一步把“名校+”的理念落到实处,更好地培育和引进一批名优校长来助力全区教育发展;其次是将进一步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最后就是更好地建设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培育优校长和好老师,助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雪山下公园城市,新时代幸福成都”做出新津的教育表达。 ★ 简阳市 启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 2021年,简阳市针对学校布局“散而多”的特点,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布局调整,全面启动消灭“空心学校”的攻坚任务,目前已经从80所中小学校调整到69所,村小从17所调整到5所,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到更好的学校。 改建的简阳市平武幼儿园 2022年,简阳市在优化学校布局方面,将启动新一轮的调研工作,打算在农村进一步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启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化,计划再调整三至四所学校,同时将城区的学校扩容增量,增加城区学位的供给量,这样就让更多的学生在家门口读到好学校。争取到2025年,简阳市优质学校占比能够增加到75%。 ★ 都江堰市 创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 2021年,都江堰市教育局在特殊教育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新修建了4000平米,总投资1600余万的特教教室和康复中心,确保让每一个再小的群体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再小的梦想都值得被点亮,每一个再小的心灵都值得被呵护。 都江堰市永丰小学 在2022年,都江堰市教育局将创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全面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启动实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大力提升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水平和软实力水平;在都江堰城区再规划建设1所小学,缓解学位紧张;聚力新高考,积极探索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和选课走班、教学内容和方式变革。 ★ 彭州市 继续实施中小学就餐环境改善行动 2021年,彭州市教育局结合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将“实施中小学就餐环境改善行动”,纳入教育领域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补短板、强功能”三年攻坚行动。通过对彭州市范围内学校食堂的摸底调查和分类研究,最终确定3年内由易到难,全面优化提升中小学食堂就餐环境。 彭州市实施中小学就餐环境改善行动,学生们正在干净整洁的食堂用餐 2022年,彭州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启动南部新城小学项目建设,加快延秀小学光明校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完成彭州中学(九峰书院)建设并投用,新增学位3000个。继续实施中小学就餐环境改善行动,补齐餐位缺口8000个。开展第三阶段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快学校智慧安防系统建设。继续探索开展幼儿留园和托幼一体化服务,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推进“双减”工作,积极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坚持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需求。 ★ 邛崃市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2021年,从学校布局调整到暑期托管,再到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邛崃教育亮点颇多。2022年,在邛崃市中心城区,将有一所新的公办小学和一所新的公办幼儿园,在9月投入使用,进一步缓解学位压力。同时,还将启动一所新公办小学的建设项目,预计在2024年9月投入使用。 邛崃市拱辰中学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方面,将对邛崃市夹关九年制学校实施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学位容纳量,有序推进下一步布局调整。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的同时,还将把城区的文君幼儿园培育成为成都市的一级幼儿园,并在此前基础上,再培育至少两所成都市的新优质学校,推进平乐中学、高埂中学创建四川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促进基础教育进一步的优质均衡。 ★ 崇州市 “3+2+5+5+N”多措并举 崇州市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落实,通过“3+2+5+5+N”这样一系列工作举措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3”指3份纲领性的文件,“2”指2份档案,分别是学生家庭档案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两个“5”分别指5支队伍和5项工作机制,5支队伍包括专家队伍、法制副校长队伍、健康副校长队伍、心理团队队伍、教师队伍等,“N”指的是开展了N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崇州市锦江小学的老师正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2022年,崇州教育将从“心理健康”“双减”“创新”三个方面继续推进教育工作全面落实。首先是持续开展“3+2+5+5+N”这样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对“双减”工作进行深度研究,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来切实减轻孩子们课业负担,让孩子们愉快地成长;最后,崇州教育还将结合崇州的地域优势,比如:山地、平原等,在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上做一些创新性的尝试。 ★ 金堂县 让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不再任性 2021年,国家出台“双减”文件,明确成都作为全国9个试点城市之一,金堂则担当了成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全额监管试点工作的重任。截至2021年年底,金堂县80家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资金监管系统。但是,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这项改革创新来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金堂县校外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试点工作动员会 2022年,金堂教育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对“双减”工作、校外培训机构资金全额监管工作的宣传,完善家长选机构、缴费、销课、退费的良性机制,让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不再任性,让“双减”落地生根,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参考的成都方案、金堂经验,最大程度地保障家长的合法权益。 家长们排队扫码进入“培训学校资金监管平台”小程序 ★ 大邑县 计划新增学位3420个 2021年,大邑县在“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立了5所实验校和5所支持校,其中5所实验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2022年,大邑县将继续实施优质引领,推动强校工程的实验学校和支持学校在管理共通、师资共建、教学共研、资源共享、特色共创方面,推进实验学校内涵发展、优质发展。 大邑县沙渠学校(初中部)2022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 同时,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2022年,大邑县将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统筹推进公办学位、优质学校、优秀名师、特色项目“四个倍增”。 增强学位供给,加快推进大邑中学官渡分校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小学36个班、初中36个班,新增学位3420个,总投资2.98亿元; 培育优质学校,指导申创省级示范园3所、创建成都市一级园2所、培育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2所; 培养优秀教师,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百千”工程,加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培养一批省市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打造特色项目,继续推广全国“安吉游戏”项目,提升幼儿园游戏课程质量; 深入开展“名校引领,全域结对”工作,43所中小学幼儿园与“结对”的市内外学校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 蒲江县 持续打造“自然·生活”幼教品牌 2021年,蒲江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公平和质量,着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全面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的美好期盼。目前已在全域打造了“自然·生活”的学前教育课程品牌,全县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学前普及普惠幼儿园的占比达到86%,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6%,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率达到97%,顺利通过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 蒲江县南街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游戏拓展 2022年,蒲江县将持续擦亮蒲江田园现代教育品牌,从七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二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优质普惠发展;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四是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五是推进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六是推进高等教育优质创新发展;七是推动社区教育优质共享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蒲江建设“生态福地,大美小城”注入教育力量。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 转载编辑:陈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