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2-02 来源:西河街道
大事难事见担当,
危难时刻显本色。
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
西河广大党员及其家属
同舟共济、凝心聚力,
让党旗在西河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用真情和实干筑起坚实的战斗堡垒。
驰援疫区,党员家属捐出一年积蓄
2月2日,龙井村14组67岁的村民庄万才来到村委会,向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驰援疫区,他想通过村委会向武汉捐赠2万元。
对于这位衣着朴素的农村老人来说,2万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是他种菜卖菜一整年才能攒下的钱,可对于捐款,庄万才的态度却是异常坚决:“最近了解到这个疫情,觉得很心痛,我看电视新闻都看哭,就想为疫区做点事。”庄万才表示,自己的儿子儿媳都是党员,儿子曾在部队服役12年,儿媳则是西河卫生院的护士,都是曾经或正在为群众服务的人群,尤其是儿媳,自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卫生院忙碌到很晚,他看在眼里,也想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的力量。
由于老人本身也并不富裕,儿子儿媳从村委会工作人员处得知老人的捐款意愿后,也打来电话向他确认。“他们问我捐这么多钱以后会不会后悔,我说后悔啥子哦后悔,国家政策好,让我们生活得这么好,现在国家有难我们一定要出力!”庄万才说。庄万才的儿媳也向西妹儿表示,老人的决定令他们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作为儿女他们非常支持老人的做法。
因龙井村委会和西河街办都无渠道接受并处理捐款,2月2日下午,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庄万才来到了龙泉驿区慈善会,将这沓厚厚的承载着一位朴实农民对疫区无限美好祝愿的现金交到了工作人员的手中。
上阵父女兵,防控同行者
1月31日,因疫情防控排查电话调查人手不足,西河街道团工委在微信群中紧急发布了寻找志愿者的通知。在群里看到通知后,正在家休假的年轻党员刘少虹火速响应,并在下午1点就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在下午的4个小时里,她一共打出了近200个电话,一遍遍耐心重复着相同的话语,询问未在家户主的近期健康状况及出行情况。
去年大学毕业的刘少虹是一名西部志愿者,在南充市仪陇县委宣传部工作,有着基层工作经历的她深知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她还坦言,积极报名当志愿者也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刘少虹的父亲刘用富是西河街道交协警中队的队长,也是一名老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从入户走访到宣传再到交通疏导,交协警中队都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作为队长的刘用富今年除夕至今没有休过一天假,每天早上8点前就要到岗,根据每日任务的不同,他的下班时间都在下午6点以后,有时甚至要到晚上9、10点。
6旬老干部防控一线发挥余热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上游社区就发动了社区全体在家党员进入防控一线,已经62岁的刘选富就是其中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起,刘选富一直扎根农村,当了几十年基层干部,还曾担任过上游社区前身——药王庙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从2007年起,因年龄偏大退出社区领导岗位的刘选富开始负责上游社区综合市场的管理工作。
上游社区综合市场是西河辖区内最大的农贸市场,仅经营户就有数百家,每日有数千乃至上万人进出,是西河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作为市场负责人,从大年初一起,刘选富就一直值守在市场内,无论是进出场人员体温测量、防护措施检查,还是市场消毒以及各类检查,他都亲自参与,每天都要从早上七点半忙碌到下午五点半。“最近防控形势很严峻,这个市场上就我一个人是党员,肯定要给大家带个好头嘛。”刘选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