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2-27 来源:成都发布
2月26日,我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2人。
截至2月26日24时,我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3例,累计出院83人,死亡3人,其余57人(其中危重11人)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118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经收治医院全力救治,符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解除隔离标准,治愈出院。
患者1:男,51岁,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于2020年2月10日收入我市定点医院。
患者2:男,33岁,因喉痛、发热,于2020年2月7日收入我市定点医院。
常住成都病例按照现住址、外地来蓉病例按照暂住地址划分,累计确诊病例及现有确诊病例(扣减出院及死亡病例)分布如下:
(截至2020年2月26日24时)
(截至2月26日24时)
(截至2月26日24时)
二级响应是否意味疫情结束?
专家来解答!
2020年2月26日0时起,
我省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
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广大网友也表示了自己的疑问:
二级响应是否意味疫情结束?
二级响应后给群众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日常生活中能做那些事?
哪些不能做?
2月26日,针对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祝小平。
他对此次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的调整进行了解读。
祝小平:从一级降为二级响应,并不说疫情完全控制住了。尤其是随着我省各地有序的复工、复产、复课,人群流动恢复常态,疫情反复的风险仍然存在,广大群众绝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有松懈麻痹的思想,还应保持警惕。
因此,在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广大群众仍要做好自我防护。
01
要勤洗手、多通风,注重个人和家庭卫生;
0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处于电梯间等狭小空间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要正确佩戴好口罩,尽量不聚餐、聚会、聚集;
03
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电话咨询专业机构或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04
复工的市民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食堂错峰就餐,办公场所要勤通风;
05
家庭及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讲卫生、勤锻炼,保持心情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此前,针对当前部分地区发生的扎堆喝茶吃火锅等人群聚集现象,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建新也提出了建议:
① 除了上班,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的频次。
② 自觉做到不走亲访友、不相互串门、不扎堆聊天,不聚餐,不聚集打牌、打麻将、下棋,不聚集开展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动。
③ 企事业单位、社区(村)不举办非必要的群体性聚集活动。
④ 餐饮单位和个人不举办群体性聚餐活动(含农村群宴)。
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
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调整为二级响应,
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是形势向好的重要标志,
胜利的曙光终会到来,
未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