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3-22 来源:原创
远望龙泉山,近观东安湖。作为龙泉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一环,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对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驿马河公园修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开放?”已经成了市民茶余饭后闲聊的热点话题之一。
3月17日,记者来到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现场打探,一眼望去,可见大部分工程景观建设已基本完工,园内环境明显提升。记者了解到,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包括驿马河城市公园一期——飞龙湖至驿马桥及龙都南路至龙工北路、大运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约1659.25亩,全线长4.6公里。
“我们目前正在加紧施工,整个项目计划4月30日进行预验收,为大运会重点项目关键节点提供有力支撑。”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绿建公司项目负责人宋立栋一边介绍项目情况一边带领记者参观项目的修建进度。
在离该项目入口不远处,几名工人正在加紧摊铺园区道路。“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道路分为一级绿道、二级绿道和次级绿道。一级绿道宽七米,长约四公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置骑行道和慢行道,路面还配有古驿文化图案;二级绿道宽四米、长约两公里,采用透水混凝土;次级绿道则分为一米八、二米四宽的汀步路和石材路。”宋立栋介绍说。
往里走,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的杉影湖片区也是一番忙碌景象。工人和机械分布在各个区域加紧作业。作为该项目的核心区域,杉影湖周边包含了两个四百米长的环湖木栈道、一个涉水的曲水坊建筑体及一个大型的综合运动场,还配有景观石、花境、黄石挡墙等附属设施。
目前整个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建筑工程已全面完成主体封顶;附属、小品装饰完成5000平方米,道路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完成;面层装饰完成7000平方米,桥梁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河道工程基本完成,河道通水;绿化大乔二乔全面种植完成,灌木加草坪超160000平方米;总平安装给排水、基础照明、光彩完成40000余米。
驿马河公园占地1910亩,按照规划公园南起飞龙湖,北至环湖南路,沿河分两期建设。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背景下,把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机遇,以驿马河公园为载体,整体定位“古驿画卷,生态绿廊”,规划“一廊、三道、九驿”总体布局。
一廊为驿马河城市自然河流博物廊道,三道为古驿商道、驿道、文道三条特色游线,九驿为锦官驿、龙泉驿、甄子场等历史上古驿著名节点的特色演绎主题园区。驿马河公园以生态修复、慢行优先、筑景成势、文脉传承四大策略来践行公园城市理念。
生态修复
河湖分离,改善水形态与河床,进行深潭浅滩的打造;改善水陆交错带,创造多样生物栖地;建立场地雨水收集系统,集中排入河道浅滩湿地范围进行净化处理。增加中水处理措施,应用潜流湿地对中水水质进一步提升后排入驿马河。强化地域特色的多元生境、近自然低养护策略,通过跨街绿廊连接驿马河公园与东安湖公园,生境互通,提供龙泉山原生鸟类自然迁徙物种交流机会,维持生物多样性。
慢行优先
公园形成15公里一级主绿道,21公里二级绿道,一级绿道南接龙泉山,北连东安湖公园,丰富层级网络,构建古驿文化、自然科普、色彩感知等特色游线。“绿道+慢行服务”理念,贯彻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实现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有机融合。
筑景成势
结合经开区实验中小学,东安新城CAZ片区等组团,功能植入潮玩运动打卡地、康养生态院落、驿文化儿童乐园、青少年自然科普研学园、时尚球类公园等14处网红打卡地及新经济消费场景。
文脉传承
三道九驿文化主题景观区,萃取古东大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深厚的历史典故,结合自然传统的表现手法,打造网红文化载体,彰显文脉传承的人文价值。
项目建设完成后,驿马河公园将成为全新的“景观游赏目的地”和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