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科普课堂》第六十一期

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3-03-13 11:23 168



科普新闻



新发现!日冕物质抛射空间分布显著不对称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在日冕物质抛射的空间分布方面获得了新进展,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爆发性大尺度磁结构在南北半球上的耦合模式,以及日球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杂志上。


云南天文台观测到磁重联导致太阳暗条重并现象


太阳暗条是由磁场支撑,悬浮在日冕中的高密低温等离子体。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清晰地观测到一个太阳暗条被新浮现磁系统分裂,并由磁重联导致暗条重新合并的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报》上。


“奋斗者”号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


记者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获悉,历时157天、环大洋洲航行22000余海里后,3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顺利抵达三亚母港。这标志着“奋斗者”号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


我国专家团队完成首例全程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造影


传统血管介入手术存在专业医生稀缺、辐射风险较大等痛点,而借助手术机器人不但可实现“室外”操作、让医生免受射线辐射,而且操作精度更高,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团队近日成功完成全程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造影。



科普前沿




人脸识别快捷方便,“虫脸识别”让农业虫害无路可走


刷脸解锁、刷脸支付……基于人脸识别的技术已经遍布生活角落,但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虫脸”却是闻所未闻。据《环球时报》报道,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发的“虫脸识别”技术已在安徽、江西等6省市推广应用。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在农业场景当中,有些经验不足的农民可能会无法辨识或误认一些害虫,导致不能及时对虫情进行防治,继而扩大害虫造成的损失,还容易诱发农残问题与生态破坏问题。这个时候,“虫脸识别”就派上了用场。


“虫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检测技术,让机器自动化识别照片中害虫种类和数量的病虫害测报手段。经由拍摄、上传、分析、反馈等环节,植保人员和种田大户可以快速了解农田内的病虫害情况。


然而,“虫脸识别”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如害虫相似度高,用人工智能技术区别分类比较困难,而且有些害虫小到难以分辨,并与拍摄手法导致的逆光、阴影等有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识别难度。


为提升识别准确度,研究人员建立起足够规模的“虫脸”数据库。目前,“虫脸识别”技术对一些重大的迁飞性害虫以及小麦、水稻的重点关注害虫的识别,已经比较成功了。科研人员正在向更长期的自动化病虫害发生精准预测方向努力,或在未来实现自动化的快速迭代害虫发生预测模型,帮助农业专家们更快更准确地预测病虫害发生。


总编辑:张杰

值班副总编辑:邓晴风

责任编辑:江逸 蒋煜

编辑:向竞秋

来源: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