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科普课堂》第五十九期

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3-02-27 11:35 171

科普新闻

image.png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大果溲疏和洪氏婆婆纳,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刊登发表。


据悉,研究成果以《虎耳草科溲疏属一新种——大果溲疏》《玄参科婆婆纳属一新种——洪氏婆婆纳》为题,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同时发表,发现者均为竹溪县植物学研究人员甘啟良。

image.png

“太空遨游”半年的洋紫荆种子,12颗出苗移植啦!

2月23日,广西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将12株洋紫荆幼苗从培养箱移植至大盆,标志着首次搭乘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半年的柳州洋紫荆种子顺利出苗移植。

image.png

蘑菇可取代塑料制造超轻材料,用于研发运动设备和防弹衣等

芬兰科学家揭示了木蹄层孔菌拥有非凡的机械性能和超轻“体重”背后的秘密。结果显示,这种蘑菇复杂的结构可被模仿,取代塑料制成超轻的高性能材料,用于研制运动设备和防弹衣等。相关研究刊发于22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

image.png

超越新冠疫苗,攻击癌症细胞,脂质纳米颗粒有望“大显身手”

在应对新冠肺炎的鏖战中,脂质纳米颗粒(LNP)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引发极大关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月22日报道指出,除用于研制新冠疫苗,LNP还可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不过科学家们仍面临着降低其毒性,以及将其输送到人体内合适器官等难题。


科普前沿

image.png

3D打印“心脏”与“真心”无异,可根据特定形态和功能定制治疗方案

没有两个人的心跳是一样的。心脏的大小和形状可能因人而异,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这些差异尤其明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程序,可3D打印患者柔软而灵活的心脏复制品,并可控制其泵送动作,以模仿患者的泵血能力。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特定的心脏形态和功能定制治疗方案。研究团队22日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报告了该成果。


研究人员首先将患者心脏的医学图像转换为3D计算机模型,然后使用基于聚合物的墨水进行3D打印,得到的是一个柔软、灵活的外壳,与患者自己的心脏形状一模一样,研究小组还可使用这种方法打印患者的主动脉。


为了模拟心脏的泵血动作,该团队制作了类似于血压袖带的袖套,将打印出来的心脏和主动脉包裹起来。每个“袖套”的底面都类似于有精确图案的气泡膜。当“袖套”连接到气动系统时,研究人员可调整流出的空气,有节奏地使套筒内气泡膨胀并收缩心脏,模仿其泵送动作。


研究小组还在主动脉周围给一个单独的套筒充气。他们表示,可调整这种收缩以模仿主动脉瓣狭窄。

医生通常通过外科手术植入人造瓣膜来治疗主动脉狭窄,这种人造瓣膜可以扩大主动脉的自然瓣膜。该团队表示,未来医生可能会使用他们的新程序首先打印患者的心脏和主动脉,然后在打印的模型中植入各种瓣膜,看看哪种设计能产生最好的功能,并适合特定的患者。心脏复制品也可被实验室和医疗器械行业用作测试各种类型治疗方法的现实平台。


研究人员表示,每个人的心脏都是不同的,新系统的优势在于,不仅可重建患者心脏的形态,还可重建其在生理和疾病方面的功能。



总编辑:张杰

值班副总编辑:邓晴风

责任编辑:江逸 蒋煜

编辑:王景

来源: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