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闻
天问一号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科学成果发布
近期,由澳门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天问一号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获得了首个科学成果,研究讨论了基于该载荷在地火转移轨道中观测到的一个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相关结果于日前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并被美国天文学会(AAS)选为亮点工作,并进行了专题报道。
哈尔滨举办世界5G大会
8月10日—12日,2022世界5G大会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届大会以“筑5G生态,促共创共利”为主题,旨在汇聚世界5G发展的最新成果和观点,为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全球科技和产业合作体系描绘蓝图。
干细胞培育出完全合成小鼠胚胎
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是大自然最保守的秘密之一,藏在母亲的身体深处。现在,科学家首次在不使用精子或卵子的情况下创造了合成小鼠胚胎,使其成功地在子宫外生长。这些胚胎是在一个特别设计的生物反应器中发育的,完全来自培养皿中培养的干细胞。这项突破性实验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进行,相关论文发表在1日的《细胞》杂志上,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子宫外培育出完全合成的小鼠胚胎。
迄今最小流量驱动电机仅二十五纳米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流量驱动电机。它只有25纳米,相当于体内一个蛋白质的大小。受荷兰标志性风车和生物马达蛋白的启发,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通过DNA自我配置的流动驱动转子,可将电能或盐梯度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功。这一成果为在纳米尺度上设计主动机器人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物理》杂志上。
科普前沿
大脑小胶质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容易诱发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版》显示,全国年平均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虽然控制高盐、高糖饮食,注意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可适当规避高血压,但其相关发病机制和主导因素仍未明晰,限制着临床治疗取得突破。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史鹏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研究员谷岩三个研究组组成的联合团队首次揭示静息态下的小胶质细胞会通过分泌蛋白PDGFB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元上的受体PDGFRa,促进该神经元中编码一种钾电流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防止其超兴奋,维持正常的交感神经张力和血压。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免疫》(Immunity)。
(来源: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