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闻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已于北京时间7月17日10时59分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于2021年9月20日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约6吨补给物资。目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状态良好,后续将在地面控制下择机再入大气层。

我自主研发浅水水下采油树投入使用
中国海油17日宣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开发项目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气龙通过水下采油树系统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臂,单井试采气量达31万方/天,可供1500个家庭使用1年。

新方法让鸡蛋产生新冠病毒抗体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3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方法,让母鸡下的蛋产生了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抗体。研究表明,从鸡蛋中提取出来的抗体有望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或作为容易接触该病毒人群的预防措施。相关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病毒》杂志。

首款自校准可编程光子芯片面世
澳大利亚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研制出首款自校准光子芯片,其能“变身”数据高速公路上的桥梁,改变当前光学芯片之间的连接状况,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有望促进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发展。
科普前沿

中国科大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窦贤康教授激光雷达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3米和0.1秒的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光学快报》上,获得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并在本刊周期内保持下载浏览量Top1。
米级分辨率的大气风场探测在航空航天安全、高价值目标保障、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看的远、看的细,测的快、测的准”的风场观测是对测风激光雷达的重要挑战。为了获取3米和0.1秒时空分辨率的风场,需再提高现有激光雷达信号检测灵敏度2个数量级以上。团队通过在激光光源、光学收发系统、高速数据采集电路和数据处理算法上对激光雷达进行全面优化,并在时频分析、脉冲编码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反演算法,大大提高了风场反演精度和稳健性,最终实现了一套全国产化的“产品级”测试样机。该雷达工作波长为1550.1纳米,具有人眼安全、设备轻便(整装设备40公斤)、工作稳定、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通过外场对比试验,该雷达样机风场观测结果与定标设备对比误差小于0.5m/s。为进一步测试雷达观测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团队利用该雷达在宿州市高铁站实地测量了高速列车尾流中的风场结构。雷达在无人值守下连续稳定工作超过100小时,获得了3米和0.1秒高时空分辨率下的350km/h的高铁尾流连续观测,并首次利用激光雷达捕捉到高铁尾流中到类似于卡门涡街的风场结构,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高度一致。
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与了高度评价,称赞“观测结果是引人注目和印象深刻的”、“迄今为止首次实现连续观测的高分辨率结果”。
(来源: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