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闻
P500无人运输机完成首飞

6月18日,首个完全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要求研制的大型无人运输机TP500无人运输机完成首飞,空中飞行27分钟。TP500由航空工业一飞院研制,可满足500公斤级标准载重、500公里半径范围的无人驾驶航空货运覆盖,最大航程1800公里,是一款通用型大载重无人运输平台。
和若铁路开通运营
中国建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

和田至若羌铁路于6月16日开通运营,开通后,和田至若羌只需11小时26分即可到达。至此,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
一次性注射治疗艾滋病成为可能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独特方法,有望开发成相关疫苗或促成一次性治疗艾滋病。这项技术利用了B型白细胞,这些白细胞能在患者体内进行基因改造,并分泌针对艾滋病病毒(HIV)的中和抗体。
毫米级折纸机器人问世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展示了一个毫米级的折纸机器人,其可利用磁铁和折纸折叠的方式进行多方向旋转移动。该机器人水陆两用,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移动并执行任务,包括受控的液体药物递送和定向固体货物运输。
科普前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延至30年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第一个具有商业可行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标志着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重要里程碑。该团队预计,他们的设备可在超过行业标准的情况下运行大约30年,远远超过太阳能电池20年寿命的门槛。
该设备不仅经久耐用,还符合通用的能效标准。这是此类电池中第一个可与硅基电池性能相媲美的电池。
钙钛矿是一种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半导体,非常适合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它们可在室温下制造,使用的能源比硅少得多,因此生产成本更低,更可持续。
早期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PSC)在2009—2012年间问世,只能持续几分钟。2017年的纪录是电池在室温连续照明下工作了一年,而新设备能在类似实验室条件下运行5年。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创纪录的设计突显了PSC的耐用潜力,特别是作为推动太阳能电池技术超越硅极限的一种方式。
研究人员表示,从长远来看,钙钛矿可在室温下制造,其制造可避免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但新技术的开发并不意味着PSC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硅设备,而是对旧技术的补充,从而使太阳能电池板更便宜、更高效、更耐用,并将太阳能扩展到现代生活中更多新领域。
来源: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