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科普课堂》第二十三期

龙泉驿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2-06-06 11:21 260

科普新闻


【我科研团队取得场效应储能芯片研究新进展】

6月4日,记者从武汉理工大学获悉,该校麦立强教授团队在场效应储能芯片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细胞》杂志子刊《化学》上发表。该团队在储能芯片领域,设计构筑了第一个单根纳米线电化学储能器件,实现单纳米基元电化学储能器件从0到1的突破,进而研制出多点接触型等10套单纳基元微纳电化学器件。


【保存三天的人体肝脏移植成功】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团队一直致力于延长肝脏的体外保存时间。在最新的报告中,一名接受利用机械灌注技术在体外保存三天的人类肝脏的移植患者,在术后一年依然身体健康。这项技术或能扩大可移植肝脏的数量,同时有望为患者安排择期手术,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汽车废塑料巧变石墨烯】

一项可持续性研究称,能将回收利用的汽车废塑料变成石墨烯,并通过一种名为“焦耳热闪蒸”的节能技术,将其用于制造新的汽车部件。研究结果为全球在用的14亿辆乘用车产生的这种需填埋的垃圾,提供了一个潜在处理方法。


【迄今已知最大单株植物浮现】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西澳海岸发现了地球上目前已知最大的植物——波西多尼亚海草。这棵单株植物绵延180公里,覆盖约200平方公里的面积,或已超过4500岁高龄。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科普前沿


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 

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经过6次自主变轨,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

随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20时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

后续,航天员乘组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创下多个“首次”:这是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任务;飞船与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首次迎来其他航天器(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访问”,航天员乘组将亲身见证并推动中国空间站建设。随着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我国将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首次实现2个航天员乘组同时在轨驻留,6名中国航天员齐聚太空。


编辑:杨雪霜

来源:科普中国、科技日报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