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闻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现象,为“黑寡妇”脉冲星的掩食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天文学专业学术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神十三”飞船种子出舱
记者22日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神舟十三号搭载的1.2万粒作物种子顺利出舱,参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种质资源的科研单位陆续开始了实验试验。据介绍,在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历次飞行任务中,均安排有航天育种实验项目,并通过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回88家单位上千件(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

持续稳定五十天的人工细胞膜问世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脑科学研究所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在硅衬底上保持稳定超过50天的人工细胞膜。这是模拟薄膜结构的人工细胞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可按需在硅衬底上制造可调谐和可控的3D细胞形状。

超薄燃料电池利用人体自身糖分发电
葡萄糖是人们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也是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动力的“燃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燃料电池,可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厚度仅400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该含糖电源每平方厘米产生约43微瓦的电力,实现了迄今为止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
科普前沿

张文宏领衔!首个国产新冠口服用药报告公布
5月18日,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的“治疗报告”公布。论文中显示:有5名感染者在核酸检测阳性后3天内便接受了该口服药的治疗,平均5天(中位数)后核酸转阴,而对照组的核酸转阴中位数为11.13天。单从数据而言,早治疗、早用药,或将减半治疗周期。
相关研究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教授团队等合作开展,以评估一种名为VV116的国产新冠口服药对非重症的奥密克戎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新兴微生物和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5月18日在线公布了该研究的详细数据。
来源: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