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奥 冰雪之魅
1月26日,“冬梦飞扬——中国科技馆科技冬奥主题展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展览共设“冬奥之约”“冰雪之魅”“运动之秘”“科技之力”“未来之城”5个主题展区及序厅、冬残奥会展示区、教育活动区3个展示交流区,并结合5G、4K、VR等现代技术手段,为观众营造一个参与、互动、体验的科技冬奥冰雪世界。
光学量子计算模拟时间大幅缩短
据26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量子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大大缩短了光学量子计算机的模拟时间,比以前的方法加速了大约10亿倍。量子计算机有望以指数级速度解决某些问题,并在药物发现、电池新材料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可提起蛋黄的“剪纸”机器人抓手面世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程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抓手,它极其灵活精确,能够提起柔弱的蛋黄而不破坏它,且其精确度足以举起一根头发。这一成果适用于柔性机器人和生物医学技术。
科普前沿
地球的水从哪里来? 我国最新科研成果为理解生命演化提供新思路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而解开这个谜题,对于理解生命如何出现以及地球内部动力学如何随时间演化至关重要。
日前,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博士李含飞、副教授董校及其合作者发现两种新的水合硅酸镁(Mg2SiO5H2)结构,可以作为地球早期水的储存介质存在。在核幔分离之后,其释放出大量的水。这为早期地球上海洋的起源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1月21日发表在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目前,关于水的起源有两个观点:一是“地狱起源说”,认为水来自地球深处,即地球在吸积期获得了大量的水,并储藏于地球内部;二是“天堂起源说”,认为在地球形成后,富水陨石轰炸提供了大量的水。
水何时出现?也存在着争议。曾经,在对约四十五亿年前陨石的分析中,科学家发现了水的痕迹,说明在地球起源之初,可能就已经有水存在。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使得地球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也让地球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活力星球。
来源:科普中国、科技日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