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闻
全球超高海拔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记者25日从三峡集团获悉,一台单机容量为3.6兆瓦的风机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成功吊装。这是目前在全球超高海拔地区成功吊装的最大单机容量风电机组,对我国在高海拔环境下开展大规模高参数风电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怀柔5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交付使用
25日,用于空间辐射测试的怀柔50MeV(兆电子伏特)质子回旋加速器正式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交付使用。该加速器将为空间辐射环境效应测试与分析、空间抗辐射防护设计与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测试条件,为辐射环境探测及空间辐射环境应用提供支撑。
“数字桥梁”助瘫痪者自然站立行走
《自然》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指出,一种能恢复大脑和脊髓间通信的植入装置,被证明能帮助手臂和腿部瘫痪患者自然站立和行走。该装置还被发现能促进神经恢复,患者在植入装置关闭后仍能使用拐杖行走。研究结果为恢复瘫痪后的自然运动控制力搭建了一个框架。
陨石和火山颗粒物或促进生命起源反应
根据《科学报告》2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生命起源所需分子的前体,可能产生自富含铁的颗粒,来自陨星或地球上约44亿年前的火山爆发。
科普前沿
陨石和火山颗粒物或促进生命起源反应
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并测试了一系列可以改变形状并像肌肉一样产生力量的纺织纤维。
在新一期《执行器》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这种材料对人造肌肉力量和收缩长度的影响。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为不同的应用量身定做纤维。
在发表于《仿生学》上的另一项概念验证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该纤维作为活细胞支架的情况。研究发现,这种纤维(被称为纤维机器人)可被用来开发人体活动系统的3D模型。
研究人员用类似橡胶的材料制成了气球状管子,并将其封装在纺织护套中,从而制造出了可变形的纤维。用气泵给气球内部充气会使护套膨胀,导致它变短。他们测量了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纤维的受力和收缩率,以了解材料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更结实、直径更大的纱线会产生更强的收缩力,用于制作气球的材料也会影响收缩的幅度和力度。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可根据设备所需的性能来定制材料特性。如果将这种设备做得足够小,就有可能将其用于织物成型和其他纺织应用,包括可穿戴设备和辅助设备。
在一项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是否可将形状改变的纤维用作成纤维细胞的支架。成纤维细胞是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细胞类型,有助于支持其他组织或器官。
他们研究了细胞对变形纤维运动的反应,以及对纤维结构中使用的不同材料的反应。结果发现,这些细胞能够覆盖甚至穿透纤维机器人的编织鞘。在这项研究的3D动态培养中,细胞可存活长达72小时。
研究人员表示,纤维机器人非常适合作细胞的支架,其能改变频率和收缩率,为细胞创造更合适的环境。研究最终的目标是将这些纤维作为干细胞的支架,或者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它们来开发人造器官。
总编辑:张杰
值班副总编辑:邓晴风
责任编辑:江逸 蒋煜
编辑:龚雪薇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 科技日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