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东安湖公园,一只巨大的银色“飞碟”停靠在东安湖宽阔的湖面之畔,与远处的城市和雪山相映生辉。时下,湖畔鸟语花香,岸边的环湖绿道上,来来往往的市民步履轻快。“去年以来,这里已经成了我每日跑步的打卡点。”市民陈芳蕙笑着说,生活在龙泉驿,很安逸。
公园绿道正“串”联起百姓幸福时光。近年来,龙泉驿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精心打造东安湖公园、驿马河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发布“大运场馆惠民清单”“体育惠民清单”“文化惠民清单”等,让广大市民共享城市美好新场景。
在东安湖片区,龙泉驿区书房小学前不久已正式竣工。学校共拥有普通教室24间,音乐、舞蹈、科技等教室25间,体育馆、报告厅、演播厅、阅览室等大型室内场馆和一个标准露天运动场。另外,鹿角小学新建项目、永丰中学新建项目等也已经按下“竣工键”,更多孩子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4月,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新院区不仅在规模上呈现“倍增”效果,在服务上还引入了智慧化系统,以数字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转型升级。
家门口的学校建起来了,更多孩子可以就近入学;一个个公园一条条绿道,抬眼即是风景,抬脚就可运动;一所所医院不断完成扩容升级……城市发展的成果,让龙泉驿人家门口的“幸福”越来越多。

“这里与汽车相关的企业很多,适合自己的岗位也很多!”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00后”王凯从云南来到龙泉驿,入职成都经开区的一家整车企业,成为一名新龙泉驿人。不到半年时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让他更加坚定了当初来蓉的信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上半年,龙泉驿区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发布“政策扶持、筑巢引凤、培训提升、服务赋能”四大场景清单,推动公共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其中,重点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深入实施“驿路同行”行动,提供11项惠民补贴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住房是民生之要。位于大面街道的洪柳花园三期B区地块一安置房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封顶,进入后续施工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将安置1094户居民,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从工作地,到居住地,两者之间还连接着一条条畅通的道路,也连接民心民情、顺应着民意。记者了解到,2023年龙泉驿计划实施13条市政道路建设。目前,文柏大道(东山国际段)等市政道路建设已经完成,剩余的江月东路、蜀陵大道等道路计划年内分批次建成投用。

走进龙泉街道书南社区,这里的每一个小区出入口都安装了智能设备,居民不用刷卡,只需进行面部识别就可进入小区。在书南社区智慧管理系统后台,能够通过高清摄像机对人车通道、活动场所、出入口等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社区视频监控的全方位、立体化覆盖。
大运直联通道,作为连接龙泉驿区主城区与西河、十陵片区的重要道路,通过智慧道路建设实现了前端综合感知、智能数据分析和业务精细管理,包含智慧交通、车路协同、智慧综合杆等模块,打造“管理精细化、运行高效化、服务品质化”的智慧道路。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这些都是龙泉驿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写照。在这座智慧城市的背后,作为“一网统管”的基本载体,龙泉驿区智慧治理中心,堪称龙泉驿区的城市“大脑”,与遍布城市各个器官的“神经元”互联互通,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目标,构成一个可观、可管、可指、可防的完整体系。

既要技防、还要人防。今年以来,龙泉驿区围绕危化品、城镇燃气、城乡消防、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梳篦式集中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强化跟踪督办,执法检查企业6303家,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用“聪明的大脑”全天候管理城市肌体运行,用四通八达的信息化平台感知城市的风险隐患,用全覆盖式排查打造安全防线……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完善的社会治理成为龙泉驿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在龙泉驿,与幸福相拥,与美好相遇。

总编辑:张杰
值班副总编辑:邓晴风
责任编辑:蒋煜
记者:杨云华
图片均为资料图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