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运动公园
初冬时节,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到成简快速路桥下的运动公园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再回到小区外今年新建成的临时菜市场买上几把农户家的新鲜蔬菜,对于柏合街道东山社区的不少居民来说,已是日常。平淡中蕴藏着无尽的烟火味,温暖、自然又直抵人心。
东山社区临时菜市
无论是离家不远的运动公园,还是家门口的临时自产自销菜市,都是今年主城片区新建成的项目。这些项目,正转化成老百姓身边的福利,成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所在。
东山社区临时菜市
今年以来,在深入推动“做优做强·六区共兴”进程中,主城片区深入贯彻市委“三个做优做强”优规划、聚产业、强功能、塑形态、出形象决策部署,紧扣“烟火龙泉驿,宜居生活区”发展定位,遵循“民意聚心、文化铸魂、规划塑形”方向思路,扭住“有机更新、强基补能、强化治理”重点任务,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公服配套赋能、老旧小区改造、低效闲置资源活化、存量资源盘活利用、城市特质培根铸魂、城市治理提升等“七大行动”,片区年度实施项目75个,总投资339.72亿元,预计全年投资53.29亿元,取得了产业逐步升级、功能持续完善、治理得到提升等成效。
产业升级,城市更具时尚范
“地下室已封顶,主楼地上部分已完成80%,计划于今年底主体结构封顶。”这几天,成都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的建设现场与逐渐变冷的天气成反比,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杉杉奥莱
作为主城区的重要产业项目,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于今年4月动工建设,目前进展过半,预计明年9月投入运营。投运后,将聚集超过300家国际国内一二线名品,预计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进一步提升区域商业服务业水平。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时尚消费圈,将在这里诞生,成为人们购物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今年以来,主城片区有序推进产业升级,实施项目20个,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8.72亿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杉杉时尚名品中心、国投锦和府两处商业体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可进一步填补片区特色商业和柏合片区商业综合体空白。
有机更新,城市更有生命力
“加装了电梯后,上下楼方便多了,老年人再也不怕下楼了。”在中街龙中教师宿舍,一部部新装的电梯让老住户们的下楼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活舒适度进一步提升。
龙都社区大运主题电梯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老旧院落加快改造、农贸市场升级,在加快推动有机更新方面,今年主城片区实施项目13个。主城片区指挥部工作人员陈建桦介绍,今年主城片区共推进1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9栋658户群众,推动中街教师宿舍等11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大面菜市等5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建成成简快速路东山桥下运动空间项目,成为我区打造金角银边的样板之一。
同时持续发力强基补能,实施项目23个,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3.75亿元。区中医医院迁建、龙洪大道等17个项目竣工,长远小学等6个项目正有序实施。此外,兴业大道等9个项目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一个个项目,填补了城市基础功能的空白,补齐了老城区的配套短板,让城市更具韧性,更有生命力。
强化治理,城市更加有温度
柏合街道东山社区是一个半农半城社区,辖区不少村民会将自家种植的各种农产品拿到东山国际新城片区售卖,沿街为市、卫生堪忧,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一方面是城市管理难题,一方面是社区居民有需求。与其堵,不如疏。在龙泉驿主城片区指挥部的指导下,柏合街道聚焦为民办实事,积极与地产开发与物业公司沟通协调,着手缓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辖区一块闲置用地进行清理,打造为临时便民菜市,合理规划摊位,既解决了村民瓜果蔬菜自产自销问题,又满足了居民购物需求,以精细化城市管理提升了市容环境品质。
广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在龙泉街道广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示范点已成为社区老年居民爱去的地区。这个由日间照料中心升级改造完成的示范点,室内面积500余平方米,设有书法、手工、阅览、理发、文化娱乐、康复理疗、餐厅等不同的区域,老年居民在这里都能找到合适的休闲项目。
广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立足居民需求,打造宜居生活。主城片区以打造全市高效能治理典范为目标,遵循民意开展点状微项目建设,在加快实施日间照料中心转型升级成为嵌入式养老服务点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社区发展治理的水平,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做细做实服务居民的各项工作,让问题化解在基层,切实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能,让城市更宜居、更有温度。
唐健 摄
“烟火龙泉驿、宜居生活区。”当主城片区的功能短板不断被补齐,治理效能不断在优化,到街头走一走、看一看,时时都有新发现,处处都有新变化,许多美好正在发生。这些美好,正汇聚成烟火龙泉驿的万千气象,氤氲成人们幸福生活的模样。
文字/图片:廖玉蓉
视频:杨智成
剪辑:张琨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