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合草编技艺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用轻巧光洁的麦秆编织生产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是柏合街道梨花街社区的一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柏合草编的诞生地,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草编之乡”。
为了更好的传承草编技艺,柏合草编非遗传习所经过精心的筹备,正式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柏合草编非遗传习所,是围绕柏合草编展开,这也是在原有的草编工坊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传习所共有3层,约1200平米左右,一楼是草编展厅、二楼是研学教室、三楼是直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
在草编展厅,通过柏合草编历史回溯、工艺流程、传承与创新创意几个板块,可以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柏合草编的前世今生,编制工序以及制作工艺。
同时注册了“草编嬢嬢”商标,开发了含有草编元素的文创产品、T恤、红包、笔记本、杯子和印有磨盘街的丝巾等。记者了解到,柏合草编非遗传习所结合不同的主题,还开发了建党100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生活类等不同主题的产品。
柏合草编非遗传习所的开放,也让柏合草编第四代传承人陈秀英非常高兴,“这个里面有很多作品都是我做的,以后我们就做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柏合草编。”她告诉记者,自己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2019年,为了把柏合草编文化保护和传承下去,梨花街社区成立了草编工坊,招募了辖区50多名草编嬢嬢,正是这一契机,将陈秀英和50多位草编爱好者聚在了一起。经过大家的不断研发创新,如今,草编衍生出上百个品类。
除了草编工艺品的展示,柏合草编非遗传习所还设立了草编研学教室,每周二、周五,“草编嬢嬢”们将在这个教室开展草编公益课程。同时,这也成为梨花街社区推动“草编嬢嬢”社区社会组织品牌化发展的主阵地。
今年十月,龙泉驿柏合草编成功入选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柏合草编非遗传习所的正式开放,为龙泉驿区的草编文化提供了保护和传承。
接下来,我区还将结合传习所,充分运用室外空间,融入草编元素,继续打造草编IP,将古老的手工技艺与现代发展完美融合、推陈出新,将草编工艺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身临其境,感受穿越时间而依旧鲜活的传统手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
记者:李婧敏 余星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