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龙泉驿历史文献集》:对历史的深情回望,龙泉驿人璀璨神秘的精神粮仓

龙泉驿区融媒体中心 2023-12-23 17:28 663

在来路中,辨识和寻找未来的方向。12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在一场久违的冬雨中,由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编印出版的龙泉驿首部集大成的权威文史资料《龙泉驿历史文献集》举行发布会,为广大市民打开了通往龙泉驿历史的大门。钩沉这座城市1800年的历史,面向这座城市更加广阔的未来,这部文献集如同这场冬雨,润物无声,正当其时。

长松山是成都东门的地标,宋朝就有“西眺雪岭,东望长松”的文献记载。

本书的专家顾问、四川大学教授、诗人向以鲜评价此书时说到,“这部书让人们在历史的深情回望中,多了一份自信和厚重,在当下的苦心经营中,多了一份热爱和坚定,在对未来的向往中,多了一份理想和浪漫色彩。(本书编纂者)在喧哗的历史长河中为龙泉驿人梳理出一条清澈又澎湃的文献溪流,将成为龙泉驿人一座璀璨神秘的精神粮仓。”

为什么会有这本书?——为龙泉驿找寻更远更准确的来路

“龙泉驿区1960年才成立,零星的历史文献散落在《简阳县志》《华阳县志》以及其他典籍里,没有系统的收集整理。”谈到为什么会编纂这本书,潜心研究龙泉驿文史数十年、本书的执行主编胡开全有着最为深刻的体会。这些年来龙泉驿文史人从不同领域收集了不少关于龙泉驿的相关史料,在零星散落的资料里,藏着龙泉驿的过去,却因为没有系统整理不成体系,也让龙泉驿久久未能写就一部自己的“自传”。不仅如此,在其他书籍和人们平时的口口相传中,甚至还有一些错误。让龙泉驿的历史更加准确,在历史长河中尽可能远地探寻其源头,成为编纂这部书的主要动力。

明朝成化版《石经楚山和尚语录》,说明石经寺之名早在明朝就有了。

“本书搜集资料自魏晋至民国,历代皆有。总体来看,反映了存世的涉及龙泉驿的历史文献的基本面貌,虽不丰富、不太齐全,但读者可以由此而进一步挖掘发现尚未收入本书的文献资料,筚路蓝缕,抛砖引玉,功不可没。”本书编辑、巴蜀书社编辑王承军说。

相关人士评价,这部厚重的历史文献集,是龙泉驿文化文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龙泉驿区前所未有的文化成果。它以“第一手”文献资料为证,将人们对龙泉驿历史的认知,融入了5000年中华历史长河中,串珠成链,集链成群。

从台湾找回来的《简阳王耀卿先生遗稿》,大大提高我区乡间的文化厚度。

如何编纂出这本书?——世界各地去收+两年时间来辨

在这部历史文献集里,不仅呈现了龙泉驿区的历史文明,更是在时间维度上,上下求索近两千年,从魏晋南北朝到晚清民国;为寻找历史典籍,在空间维度上,编纂者东西穿越上万里,从烟云京华到宝岛台湾,从东瀛日本到北美美利坚,不辞辛劳,终有所得。

从日本公文书馆找回来的《明蜀王文集》,使得文献与国保级明蜀王陵互为印证。

当被问到“这本书编纂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时,胡开全用了两个字概括,“收、辨”。因为种种原因,关于龙泉驿的部分史料流落世界各地,收集这些史料,是编纂工作的头等要事。编纂过程中,胡开全到过许多地方去“收”,有碰运气的成分,北京、台湾,日本、美国,他走了许多地方,也收集到一些珍贵资料,充实了本书。“辨”是指识文断句,对历史定位的辨别,以及不同版本的比较,这也是本书收集积累用了十余年,编辑时间用了近两年的原因。

编纂人员、专家顾问组的专业解读和严格把关,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终于成就了这本文献集,去为龙泉驿历史找到了更远的来路。

1941年卡尔.迈当斯拍摄的这张照片完整版,最能体现龙泉驿人的家国情怀。

这本书可以做什么?——历史宣传的“母本”城市发展的“指南”

城市的来路,决定着她的去向与远方。编纂者们表示,这本文献集将是龙泉驿历史文化宣传和应用的“母本书”,将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城市规划建设、市民文化自信养成等各个方面。

“我们希望该书能成为龙泉驿历史文化的母本书、基础书、工具书,为龙泉驿文旅发展、文艺创作、文创产品提供源头活水。”编纂者表示,通过深入挖掘龙泉驿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为本土文化教育、学生历史学习研诵提供最鲜活的经典文集。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下一步,相关部门和单位将以此书为原本,开展“文史五进”活动,特别是在“文史进校园”上进行有益的探索,组织文史专家和政协委员与学校密切配合,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讲好龙泉驿前世今生故事,让他们了解龙泉驿历史,传播好天府文化。

此外,这部书也为龙泉驿区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厚植文化底蕴。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龙泉驿的历史典故、人文情怀,可以为大至城市规划建设、未来发展定位、特别是“六大功能片区”建设,小至街道命名、建筑风貌设计等注入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智慧源泉,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不忘过去,传承着这座城市的内涵与底蕴,不惧将来,肩负着这座城市的希望与重托。希望这座璀璨神秘的精神粮仓,亦是你了解并热爱脚下这方土地的窗口。

记者:廖玉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