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一夜春雨后,洛带镇清新而安宁,93岁抗美援朝老兵林发亨坐在自家房子里,拿出颜色泛白的布口袋,颤巍巍地摸出三枚带着历史记忆的胸章。“清明节到了,愿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在天上过得平安。”老人擦拭印有“和平万岁”字样的胸章,回忆起曾经并肩作战牺牲的战友。
林发亨,龙泉驿区洛带镇柏杨村(原连花村)人,1952年2月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在部队中担任班长。
回忆起那段光辉岁月,林发亨双眼炯炯有神,娓娓道来。1952年春,林发亨来到抗美援朝战场担任工程兵,抗美援朝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此时主战场在三八线附近。为保证前线弹药粮食供给,他和战友们在炮火中修路、筑桥、铺轨。
“有些战友几分钟前还在一起说笑、工作,下一秒可能就倒在血泊中了,很多牺牲的战友比我都小……”一谈起牺牲的战友们,这位老战士声音就无比低沉。
让林发亨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极寒天气。“那年冬天特别的冷,零下三四十度,大雪没过了膝盖,我们当时穿的是大头鞋,鞋里面全都灌满了雪,几乎没有谁的脚是好的,都被冻坏了,有的甚至连脚趾头都冻掉了,但是想着前方战线,我和战友们在美国空军的轰炸下,最多的一天修复、铺设了20里的铁路。”
一次战役中,林发亨所在的连队像往常一样,搭建紧急桥梁,这时,头顶传来“隆隆隆”的轰鸣声,美军飞机发现了他们,紧接着飞机排成纵队低飞,先扫射后投弹,火力非常凶猛。林发亨眼见身旁的副排长张玉海被炮弹击中头颅,瞬间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张玉海不仅是我的领导,更是亲人,非常照顾我们。我不忍心看他的尸首被敌机炸烂,所以我背着他的遗体,在森林里走了六里路。到达安全防空点后,我已经完全脱力。当晚,团部在地下室开会,我受到了表扬。”
在朝鲜战场,他和战友们经历了1年多的炮火硝烟洗礼。停战后林发亨又在阵地上坚守了3年多时间,1957年从朝鲜撤回祖国,回到洛带镇,后来当了村干部。林发亨说: “比起牺牲的战友们我太幸运了,我还能够见到今日盛世,永远想念他们!感谢他们!”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