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丰收在望。又到一年大春收获季节,田间一派忙碌景象。水稻、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收割完后,秸秆应该如何处理?
“一烧了事”可不行!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危害健康,而且还可能会带来交通安全问题。当我们在庆祝丰收的同时,也应该保持一份警醒:禁烧秸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什么是秸秆禁烧——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等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有时,农民会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毁,但秸秆焚烧的害处很多,所以这种行为通常是会被禁止的。
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
1、污染大气环境。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位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影响交通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3、引发火灾。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一旦引发大火,往会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引发山林大火后果不堪设想。
4、破坏土壤结构。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焚烧秸秆的违法后果——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2.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规定,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3.对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引起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规定,以放火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 对焚烧秸秆导致火灾事故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64条第2项的规定,以“过失引起火灾”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秸秆如何综合利用——
1、直接还田作肥料。可通过秸秆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生产有机肥、异地覆盖还田等技术途径利用秸秆。
2、饲料化利用。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培育食用菌。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4、制取沼气。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原料。
5、用作工业原料。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进一步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
秸秆禁烧人人有责,蓝天白云共同呵护。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决抵制秸秆露天焚烧行为,共建生态美丽绿色家园!
综合自网络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