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毫米级的种子标本,装入“三维数字标本快速构建系统”装置启动识别,15分钟后,左侧屏幕就会呈现一个720°可旋转的虚拟模型。画面上标本大小、纹路清晰可见,所有毫米级数据均自动生成并同步至后台。经等比放大后采用3D打印,能够制作出真实还原的标本模型。
左为原始标本,右为三维建模后等比放大的3D打印标本
这台智能设备,就产自位于成都经开区成都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的四川杰莱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莱美”)。作为一家初创型“专精特新”企业,杰莱美始终围绕这四个字在耕耘。三维数字化标本建模设备,正是最生动的注脚。
全国首台“成都造”上市
三维建模精度可达0.01毫米
“国内外还未出现过同类产品,也是公司首个原始创新的科研产品,目前产品已经上市。”在杰莱美博士工作站内,研发政企部经理程洋向记者演示了这台“超有料”的设备。“去年3月以来,耗时一年多时间研发,参与的硕博研发人员有十多个,涉及算法、结构、软件、光学等十多个专业。”
“三维数字标本快速构建系统”装置
“相较于传统技术,这台设备能够达到自动化、15分钟快速生产三维模型的效果。”程洋介绍,它构建的模型,能够达到真正的720°全景成像,可模拟人的视角达到真实还原效果。在测量功能上,支持毫米级标本建模,能够基于空间坐标达到0.01毫米的精度。
“标本还原度非常高,甚至比拿在手上看还清楚。”程洋介绍,设备的独特之处在于自动化。传统的技术需要大量人工,而它只需操作一步,其余就可以全交给软件、算法。这一技术,除了实现标本数字化,还能够广泛应用于普通质检、动检、工业零件三维检测等领域。
三维建模数据库
记者看到,从昆虫、植物标本到矿石、文物……200多个三维建模已集合展示在公司的小程序。程洋介绍,珍贵的标本,通过设备生成三维建模,再经等比放大后使用3D打印制作,能更好地保护原始标本。这对于种子资源库、生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等构建能发挥重要作用。
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径
用创新赢得口碑与更大市场
三维数字化标本建模设备的成功研制,是杰莱美从模仿创新到原始创新的历史性跨越。这家公司于2016年入驻园区,9年时间,已发展成为一家专业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仪器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线主打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图像采集两大体系。
图中左二为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
分子生物学体系的标志性产品,正是这台能够应用于生命科学、遗传育种、临床诊断等领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去年12月,该产品获评“2024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省内首台套产品”。而自去年初上市以来,其凭借高端定位和质控、丰富的算法功能,已被国内外多家企业视为关键竞品。
公司专利展示
“我们的产业逻辑,就是要走高端路线,和进口产品竞争。”公司副总经理赵云表示,除产品开发,产品要在市场赢得机会也很重要,所以一开始就决定走“专精特新”路径。目前公司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80余项,去年还正式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
公司生产线场地
目前,公司拥有1500平方米的研发及生产场地,配置完善的科研设备,仪器设备价值超1000万元。研发生产基地中,配套有150余平PCR实验室、200余平研发专用实验室,以及1000余平三类医疗器械(QX系列 Real-time PCR)专用生产线。
硕博研发人员比例超51%
今年将启动新产品线开拓
“公司顺利达到了多个关键节点,离不开成都经开区及园区的政策支持。”赵云介绍道,从项目申报、金融扶持到政策落地,地方和园区都给予了公司大力支持。但更重要的,在于成都是中国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重镇,而成都经开区是重要的增长极,汇聚了丰富的生物科技资源和创新主体,产业链完备,非常适合科研型企业发展。
这家年轻的公司,还拥有本土企业的特质。“创始人是成都人,科研团队也主要吸纳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高校人才。”赵云介绍,公司人员本科以上超95%,研发团队涉及15个不同学科,硕博比例超过51%。2023年底,全区首批4个博士工作站之一就落址杰莱美。
“近期我们一直在进行校招,发现很多川外高校毕业生来蓉就业意愿相比过去更为明显。”赵云介绍,龙泉驿的区位优势及人才引进政策成为优势因素。“这里背靠龙泉山,空气环境好,消费也很方便,是成都距离天府机场最近的一个区,且成都地铁13号线终点站就在园区门口,通勤都方便。”
“今年除了要继续吸纳优质研发人员,另一方面还将与川内外知名高校深化产学研,推动公司新的五年计划。”赵云告诉记者,今年除了将产品做得更完美,还会启动下一个新型号产品的研发、拓展新的产品线。“不是单纯的版本升级,而是深耕其他细分领域、更贴近需求的产品。”赵云表示,这也是践行“专精特新”四个字的应有之义。
文图:任浪莉
视频:李婧敏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