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龙泉驿客户端

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困境小区大逆袭!馨竹苑靠啥秘诀过上好日子?

龙泉驿区融媒体中心 2025-07-04 10:42 1089

曾经,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安全无保障,是压在居民心头的大石。如今,邻里和谐、环境整洁、事务透明,居民脸上的笑容便是最好的答卷。西河街道金壁社区馨竹苑小区——这个有着1119户、3357人的生态移民安置家园,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实现从“棘手”小区到“善治”典范的华丽蜕变!

15天“生死时速”

69名“尖兵”叩开自治之门

儿童游乐设施破损

消防通道垃圾清理不及时

地下停车场堆满杂物

“物业将于15天后撤场”的公告,像一块巨石投入馨竹苑平静的湖面。电梯故障无人修、消防通道被堵塞、绿化带成垃圾场……当物业费减免政策到期,这个移民安置小区仿佛瞬间坠入治理真空。

“居民的事不能等!”社区党委紧急吹响集结号。由“两委”干部、党员骨干、楼栋长和居民代表组成的69人“自救尖兵队”迅速成立,分成13支“敲门小队”深入1119户居民家中。“我们不是来下命令,而是来听心声。”网格员李仁花回忆,队员们带着笔记本,蹲在楼道里与居民拉家常,“1栋的李大爷差点被松动地砖绊倒”“五栋的张姐对飞线充电的担忧”……都被一一记录。

撤场前7天,社区通过全民推选,“馨竹苑物业管理委员会”正式诞生。这个由网格支部书记、社区乡贤、全职奶奶等9名普通居民组成的自治组织,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为核心,正式开启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治理自救新征程。

从旁观者到当家人

议事厅里的民主实践

“针对维修地下停车场井盖的议题,请大家举牌表决。”7月1日,馨竹苑小区“绿意堂”里凉风悠悠,由社区“两委”成员、馨竹苑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员、居民代表参加的议事协商讨论活动如期开展。物管委主任陈帮翻开议事记录,13场专题会、13场较大规模的志愿行动,解决了堆积三年的建筑垃圾清理、28处飞线充电改造、中庭绿地补植等难题,连楼道“牛皮癣”都被居民手绘的文明宣传画覆盖。

社区以“人民意见征集”和“协商议事”为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号召力,广泛动员居民投身小区物业自治。社区以“馨秀厅·绿意堂”为基础,搭建起了“民主协商议事”平台,让居民诉求有处说、问题有地议。在此基础上,社区还成功孵化出了“八支治理队伍”,形成多元共治力量。有序开展“八项治理行动”,从环境卫生整治到公共设施修缮,从安全隐患排查到邻里矛盾调解,逐项击破小区治理难题。

曾经堆满废旧自行车的角落,变身明亮宽敞的茶话室和儿童空间。近段时间,小区居民张发光每天约着邻居好友来此乘凉:“以前没地方坐,现在喝茶、娱乐都有了场地,娃娃有童趣园,老人去怡养苑,居民们都很满意。”

从不缴费到十成信任

20万“明白账”里的信义密码

“不拿一分钱,也要管好自家门。”网格党支部书记陈帮义务挑起物管委主任重担,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居民盘点“家底”:闲置车库年租、电梯广告位年收……这些沉睡资源每年能创造不少收益。

物管委以“行动信义”“资源信义”“公开信义”为基石,垒筑治理“大厦”:大大小小的志愿行动让小区旧貌换新,是看得见的“行动信义”;盘活资源,年增收20余万元,是摸得着的“资源信义”;收支账目全公开,是实打实的“公开信义”。三位一体的治理密码,让居民从怀疑到信任,共同绘就善治同心圆。

“以前缴费像扔水里,现在每分钱花在哪都看得清楚。”买菜回家的路上,居民曾中英指着公示栏里的手指明细说:“扳手4元、螺丝钉2.5元,这样明明白白的账单让居民很安心。”

“如今停车服务费缴纳率从不足60%飙升至100%。”西河街道金壁社区党委书记陈维刚介绍,在面对居民“零物业费缴纳”的困境时,社区党委始终发挥主心骨作用以“党建引领+民主协商+信义治理”的物业自治模式,持续优化移民安置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让居民在熟悉的家园里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在“绿意阁”的留言本上,一位搬迁户写道:“原以为离开大山就丢了根,如今才懂,大家一起流汗建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这份由1119户居民共同书写的“善治答卷”,正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着带露珠的鲜活经验。

图文:邓璐

视频/剪辑:彭雨晴

实习记者:周恩羽

$newsDetail.reviewCount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