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后
正是各种菌类生长的季节
这个夏天
关于“龙泉山捡菌子”的各类视频层出不穷
许多网友都在分享
在龙泉山捡菌子的路线和成果
其中不乏收获颇丰者
实在令人心动
那龙泉山上真的有菌子可捡吗?
这些菌子都可以食用吗?
有哪些注意事项?
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 +
+
龙泉山捡菌子
社交媒体上很火
在某音上,输入“龙泉山捡菌子”关键词,跳出的视频不计其数:“无偿分享龙泉山捡菌子的地方”“龙泉山捡野生菌路线导航”“龙泉山脉的见手青出来啦”……一条条信息跃入眼帘。




打开这些视频,博主在龙泉山的密林里穿行,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不断发现各种菌类,有的长在树下,有的长在草丛里,还有的藏在松叶下,那份突然发现又收入囊中的喜悦,确实很有感染力。从不少博主展示的收获情况来看,牛肝菌、鸡枞菌等是较为常见的菌类,当然也有不少人捡拾了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菌类,是否可食用难以判断。
而在一些人的朋友圈,也晒出了不少在龙泉山徒步捡拾菌子的照片。这个夏天,在龙泉山捡菌子又一次火了起来。
✦ +
+
不要随意采摘
吃进急诊划不着
7月10日,记者从龙泉驿区森桃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驿段共调查出大型真菌179种,其中食用菌36种,仅占20%,药用菌31种、有毒菌32种,木腐菌17种、虫生真菌7种。

毒粘滑菇(毒滑锈伞)
可食用的有30余种,是不是真的就可以随便采来吃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随意采摘吃进医院的例子可不少。
据成都发布报道,2024年7月,成都小伙小王和朋友三人在龙泉山百工堰、山门寺水库等区域花了近4个小时捡了近8斤野菌,回家后做成3道菜食用,结果很快进了急诊,自称还曾用识图软件判断毒性并加入大量蒜片炒,然而依然没有用。
而仅在2024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就收治了6例毒蕈中毒的病例。
✦ +
+
一时乐趣不提倡
危及生命破坏生态
这样的例子,每年夏天都层出不穷。为了一时乐趣搭上健康甚至生命可就太不值得了。随意到山上采菌子,风险和危害到底有多大?区森桃局规划和生态部相关负责同志给我们列了一张清单。
首先,采食野生蘑菇可能危及生命。部分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外观相似,专业人士也需深入分析才能鉴别准确;食用后毒素会严重损害人体重要器官,有死亡风险。

丛毛蘑菇
其次,频繁采摘、错误采摘破坏生态系统。蘑菇可以分解降解枯落叶、动物尸体,提高土壤肥力。频繁采摘、错误采摘会破坏蘑菇菌丝网络、菌根共生关系及其繁殖潜力,影响其生长环境,进一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采食野生蘑菇可能影响生态环境,或面临一定法律风险。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大采特采”可能会踩踏周边植被、破坏土壤结构,进而影响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此外部分蘑菇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对其随意采摘,可能触碰法律。
如果你实在对龙泉山的菌子好奇,想去采一点点,那请一定记住,首先要判断菌子是否有毒,没有十足把握的一定不要采摘;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山里地形复杂、林木茂密,有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更要防范山上猴子、蛇等野生动物,还要提防被牛角蜂追、被蚊子咬的风险。最为重要的,不要破坏山上村民的财物,如蔬菜、水果,不是长在山上的东西都是野生的,很多是有主人的,一定不要随意采摘。
✦ +
+
吃菌子中毒
第一时间到医院就医
据了解,目前我国具有食用价值的蘑菇种类有900余种,但毒蘑菇的种类就有400余种。一旦吃了毒蘑菇,最常见的表现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而依据菌子种类不同,还有部分人可能出现急性肝肾损害的情况,部分菌子还可能引起神经性中毒,产生幻听、幻视,即我们常说的“看见小人儿”。
医生提醒,通过网上图片对比的方法是不科学的,通过菌子外观、颜色很难辨别菌子是否有毒。如果不小心食用了有毒的菌子,建议尽快到医院就医,由专业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救治措施。如果病人家里还有剩余菌子,可以一起带到医院,有助于医生辨别病人吃的菌种。
新闻链接:
龙泉山上的这些毒蘑菇,千万不要采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