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成都世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馆开展竞赛组织应急专项培训及演练活动。这场持续全天的活动,通过模拟多种突发情况,全面检验赛事指挥体系、应急处置流程以及多部门协同配合能力,为即将到来的世运会赛事保障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上午9时,培训活动准时开始,专家团队为参训人员系统讲解了竞赛指挥调度体系、竞赛日程变更流程等关键内容,各专项中心相关负责人及21个竞赛场馆中心管理团队参加此次培训。“这次培训内容非常实用,特别是竞赛指挥调度体系讲解,对我们后续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位参训的场馆中心负责人表示。
下午14时,实战演练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演练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设置了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应急场景。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馆FOP区,医疗团队正在紧张有序地处置一起“运动员受伤”突发事件。从发现伤情到医疗人员进场,再到专业处置和转运送医,过程清晰顺畅,充分展现了应急团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颁奖仪式旗帜画面错误”的模拟演练同样扣人心弦。当工作人员发现颁奖环节出现旗帜错误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技术团队迅速排查问题根源,迅速完成修正,确保了颁奖仪式的顺利进行。这一场景的演练,重点检验了相关业务口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跨部门协作效率。
户外项目场馆中心则模拟了“极端天气导致竞赛日程变更”的复杂情况。气象预警发出后,竞赛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部门迅速联动,迅速完成了赛程调整、信息发布、观众引导等一系列应急处置工作。
演练结束后,执委会各工作部(室)及赛事专家对处置流程进行点评,优化应急预案。“这次演练十分真实。”赛事专家在点评时表示,“所有场景设置都基于往届大型赛事中实际发生过的案例,参演人员的处置流程规范、配合默契,展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练特别注重科技赋能。线上演练系统实现了赛时指挥部与各专项中心的实时互联,确保信息传递零延迟。通过数字化指挥平台,指挥部可以及时掌握各场馆的处置情况,并快速作出决策。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演练模式,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
本次演练是世运会筹备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实战化的演练,不仅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更发现了需要优化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后续工作中重点改进。”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执委会还将在赛事开幕前组织多轮全要素演练,持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做好充分准备。
图片:刘佳 任欢 廖峻豪
视频: 任欢 廖峻豪
剪辑:任欢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