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箭靶上的“十环”成为赛场焦点,还有一群青春的身影以自己的方式在世运赛场熠熠生辉。他们是场馆内指引方向的“实时向导”,是检录台前核对信息的“细致管家”,是语言不通时架起沟通桥梁的“暖心译站”……年轻的心跳与世运的脉搏同频共振。
自8月7日成都世运会龙泉驿赛区正式开赛以来,这群朝气蓬勃的志愿者用脚步圈定服务的坐标,以汗水为墨,在青龙湖射箭场馆书写着赛场动人的青春篇章。
高温下坚守
他们是穿梭赛场的“服务坐标”
8月9日下午4点,射准射箭复合弓男子决赛上演巅峰对决,场馆内气氛紧张而热烈。在裁判、教练员、运动员候场区,场地器材管理组志愿者李美莹目光专注,仔细核查进出人员身份。她深知,FOP区(竞赛活动区)的场地秩序关乎赛事的顺利进行,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证件的核对,每一次身份的确认,都是她对赛事顺利进行的坚守。
赛场上,竞赛技术运行组的陈婕全神贯注于靶区靶纸递送与计分工作。身为在校射箭运动员,她对射箭运动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此次深度参与世界级赛事,对她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她渴望未来能投身射箭运动或裁判领域,而这段经历不仅让她与部分国际裁判结下友谊,更为她日后考取一级裁判积蓄了力量。
竞赛组织服务岗位的志愿者余乐,每天穿梭于各国运动员之间,一口流利英语让他成为赛场移动的 “双语导航”。在服务过程中,他与运动员交换徽章、合影,收获珍贵的友谊。“这次经历让我对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世运会就像一座桥梁,促进了国家之间友谊的沟通与连接。”余乐说。
从台前到幕后,竞赛运行技术组志愿者朱颖很感慨,“平时都是以运动员身份参赛, 没想到背后有那么多的付出。” 世运会期间她负责在咨询台,为运动员提供赛事信息服务。她表示,每一场赛事的圆满都离不开众多默默付出的力量。
服务中闪耀
他们是活跃世运的“风采名片”
最受关注的颁奖环节,志愿者王子菡以优雅的姿态引导嘉宾与运动员入场。从前期系统的礼仪培训到细致的妆造服务,完善的后勤保障让她能够全身心投入。她以专业素养向外宾展现中国青年风采,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成长养分。”王子菡笑着说。
在观众入口处,票务及观众服务组志愿者马睿,一直在点位热情为观众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天气很热,大家都坚守在岗位。”他告诉记者,服务观众仪表礼仪很关键,特别是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交流,他要以最好的姿态服务好赛会,让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赛会的温暖与关怀。
在迎送区、看台区、贵宾区,礼宾接待组志愿者隆偲杨与其他志愿者轮换值守,为贵宾们提供引导、咨询等服务。她始终保持热情微笑,及时响应贵宾们的需求,细致把控每个服务环节。她用专业态度保障贵宾们的观赛体验,展现了志愿者的良好风貌。
志愿者师博文和陈名发是赛场摄影助理,他们要配合媒体进行视频拍摄。场内外,他们手持相机,脚步匆匆,捕捉运动员在赛场的矫健身影、志愿者的热忱服务与幕后人员的默默付出。“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看到这些画面感觉一切都值了。”师博文兴奋地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能让更多人感受到世运会的魅力,让这份青春的记忆永远定格。
人力资源和志愿者主管王钰龙介绍,青龙湖射箭场馆共有252名赛会志愿者,他们分别来自成都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负责场馆运行组、竞赛组、宣传组及综合保障组服务保障工作。
“志愿者们十分辛劳,每天清晨 6 点到岗,下午 5 点赛事结束后才离开,高温下坚守不退。”王钰龙说,他们用坚守保障赛事圆满,更以青春风采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担当。
十环之外,这群青春身影以最饱满的状态“箭”证盛会、闪耀世运赛场。他们或许没有获得奖牌的荣耀,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同样值得铭记。他们的故事,将成为成都世运会历史中一段温暖而动人的记忆,激励着更多的青年人勇敢追梦,绽放青春光彩。
记者:任浪莉
视频:侯麟靖
图片:江建豪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