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80后“新农人”黄强:跨界创业 在乡村大地写下“甜蜜故事”

龙泉驿区融媒体中心 2025-08-12 16:29 165

八月盛夏,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街道天平村,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棚葡萄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藤蔓之间,早夏无核、阳光玫瑰、浪漫红颜、沪太8号等品种交相辉映,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园中、采摘欢笑……

这片生机盎然的葡萄园的主人,是80后黄强。十几年前,他还在成都高新西区一家天线生产公司里与机械打交道。走出厂房、奔赴乡村,从精准的机械操作到细致的农事耕耘,他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关于热爱与共生的转型,书写了一段“新农人”与新农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创业故事。

游客带小孩来葡萄园采摘葡萄


从车间生产到田间耕耘

携热爱奔赴“田园梦”

黄强是土生土长的天平村人,父母都是农民,一家人以土地为生。家中的两亩葡萄田,曾是他童年时的“乐园”。

2005年中专毕业后,黄强参加了工作,进入高新西区一家天线生产公司,从最基础的钳工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库管、统计员,最后晋升为模具车间生产主管,薪资也比初入职时翻了几倍。然而,在旁人羡慕的“高质量”工作背后,黄强心里始终藏着一个“田园梦”。

2012年,黄强放弃了高薪工作,转身投向农业,在青白江区姚渡镇光明村承包了50亩土地,种起了露天葡萄园。

“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家里都是跟土地打交道的,我对农村很有感情。那个时候,有一些亲戚开始在外面承包土地,我也看到了农村土地上的‘机遇’。”黄强说,尽管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但他坚信农业大有可为。

从调试机床到修剪藤蔓,从把控模具精度到观察果实长势,跨界的挑战显而易见,但对农业的热爱支撑着黄强一点点摸索实践。几年时间里,他的葡萄种植技术日渐成熟,果园利润稳步增长,可就在事业步入正轨时,他又一次作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转手葡萄园,回到家乡天平村,从头开始。“外面做得再好,不如把本事用在自己村里。”黄强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

黄强查看葡萄长势


从科学种植到党建引领

“精细化思维”种出“金银果”

2017年9月,黄强带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回到家乡,在西河街道天平村与洪安镇长伍村交界处承包了20亩土地,开启了返乡创业之旅。与之前专做批发的传统粗放式种植不同,黄强这次开始走精细化、标准化路线。

他运用在公司工作时学会的CAD制图技能,设计葡萄园钢架大棚的结构图纸,建起了全钢结构的标准化采摘园。精心挑选多个适宜当地种植并且市场认可度高的葡萄品种,采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现代种植技术,确保葡萄品质优良、口感上乘。

2018年2月,他注册的“成都黄土友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正式办理下来,3月,葡萄生态采摘园已初具规模,新栽下的葡萄苗随着希望一起生根发芽。

了解到黄强返乡创业的经历,天平村村委会也给予他大力支持,积极推荐他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管理知识、智慧种植和品牌运营等实战技能,助力其一步步成长为高级职业经理人。2019年到2021年,黄强还通过网络教育的形式,在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进行了学习“深造”。

2019年,表现突出的黄强经村委会推荐加入党组织,成为预备党员并按期转正。“这不仅是一份认可,更是一份责任。”身份的转变让他更加注重科学种植的推广,从精准的水肥管理到病虫害绿色防控,他把车间里的“精细化思维”完全融入了葡萄种植中,果园的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

凭借出色的葡萄品质,友家生态葡萄园名气渐响。每到采摘季,都有不少成都周边的游客专程前来体验采摘乐趣,葡萄供不应求,收益也逐年增长。2021年,在村委会的协调下,黄强又多租了9亩土地,并成功申请到大棚钢架建设的政策补贴,专门种植阳光玫瑰。如今,友家生态葡萄园平均1亩能产3000斤葡萄、收入3万多元。

葡萄园里的沪太8号


新建大棚里的阳光玫瑰


从一人致富到全村受益

激发农村土地的“新活力”

葡萄园的发展没有让黄强忘记身边的乡亲。每年葡萄种植的关键期,他都会雇佣本村村民来园里打零工,浇水、施肥、疏花、套袋,按天计酬,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黄强说,当初给葡萄园取名“友家”,就是希望能和乡亲们互助互利。如今,他的葡萄园不仅是创业基地,更成了村里的“技术交流站”,村民们常来园里讨教经验,他也会去其他种植户的田里指导,形成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葡萄园里的浪漫红颜


对于有种植意愿的乡亲,黄强更是倾囊相授。村民黄春花跟着他种了4亩葡萄,从搭架到挂果全程由黄强指导,预计今年首次挂果就收入超10万元。如今,天平村已有3户村民跟着发展葡萄种植,形成了“一户带一片”的集群效应。

农闲时间,黄强还组建了一支由本村人组成的30人工程队伍,专门承接各类农业设施的建设,这支“跨界”队伍先后在龙泉驿区十陵街道、洪安镇等地完成蔬菜大棚整包工程,甚至跨区实施滴灌系统安装项目。村民周春凤笑着说:“现在一年到头都有活干,冬天建大棚,夏天管葡萄,年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黄强带团队去简阳市搭建蔬菜大棚


从机械加工的精准到葡萄种植的细致,黄强的转型之路,恰是天平村“党建引领、能人带动、村民参与”发展模式的缩影。正如天平村党委书记周永才所说:“黄强带着技术回来,我们搭台子、铺路子,最终土地给了他回报,他也给了土地活力。”

供稿:都江堰市司法局驻龙泉驿区西河街道天平村选调生 伍建英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