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2日,成都世运会荷球项目的激战在龙泉中学荷球场馆中心精彩上演。短短5天的精彩赛事背后,200名青年志愿者以青春为笔,用坚守作墨,精心勾勒着每一处细节。
“志愿者们分为运行、竞赛、宣传、综合保障四个小组协同作战。”龙泉中学荷球场馆中心志愿者主管张琦介绍,志愿者们从晨曦微露的清晨7点,奋战至灯火阑珊的夜晚9点,用蓬勃的朝气与炽热的情怀,为赛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成为赛事运行不可或缺的青春引擎。
位于一楼的竞赛咨询台是场馆的“信息枢纽”,陈鹏宇和陈佳伟在这里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咨询者。“能见到不同国家的人,和他们交朋友、做文化交流,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超棒的体验!”陈鹏宇的兴奋溢于言表。陈佳伟则惊喜地发现,连日来的英语对话让自己的口语能力突飞猛进。
比赛期间,志愿者宁鑫宇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他既要精准完成运动员出入口的接送引导,更要紧盯赛场,每当裁判发出示意,他便如离弦之箭般迅速上场,将地板上的汗水擦拭干净。这份看似琐碎的工作,在他眼中重若千钧。
在运动队服务岗的志愿者齐德昊用耐心诠释着责任。从门口接迎运动员,到引领至更衣室,再送至比赛区域,每一个环节他都做得一丝不苟。“现在和人交流时,我明显更自信了。”赛事即将落幕,这份由服务淬炼出的成长,已成为他心中最宝贵的收获。
负责票务及观众服务工作的曾子桃,每天都被观众的感谢包围。“每一声‘谢谢’都让我心里暖暖的,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她的志愿者同事张国彪则在服务中深化了对责任的理解:“这段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龙泉中学荷球场馆中心志愿者主管张琦特别提到,许多志愿者坚守在如票检口、贵宾接待区等无法进入场馆的岗位。“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觉得,只要能为赛事出力,自己就是世运会的一分子。”这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是志愿精神的生动诠释。
5天赛事,10余小时每日坚守,世运会志愿者用行动书写着奉献篇章。他们在成都世运会的舞台上绽放的光彩,不仅是青春最美的模样,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担当与活力。
实习编辑:杨婧怡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