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不吐丝的蚕 更金贵的宝——资阳乐至僵蚕养成富民大产业

天府融媒联合体 2025-08-28 19:28 28

8月27日,清晨薄雾中的乐至县高寺镇,连片桑园青翠欲滴。蚕房里,60岁的蒲玉琼动作轻柔地将新采的桑叶撒向蚕台,数万只白胖的蚕宝宝立刻发出细雨般的啃食声。“这些可是‘金蚕宝’,不吐丝,专为治病救人!”她笑着说。

蚕宝宝正在进食。

这些蚕正在完成一场从“吐丝结茧”到药材生产的价值跃迁——在“中国桑都”资阳市乐至县,一条以科技赋能传统药材的僵蚕产业链已然成型,不仅让千年药材实现标准化生产,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从“废蚕”到“金蚕” 8年攻关破解千年药材的“标准化密码”

在中药圈,白僵蚕是个“老资格”——蚕幼虫感染白僵菌后僵化,体表长出菌丝体,干燥后就是能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的药材,临床处方里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可放在过去,乐至农户提起僵蚕,却只剩发愁:白僵菌曾是蚕宝宝的致命“瘟疫”,一旦感染,将给蚕农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偶尔捡拾病蚕晾晒出售,也因感染时机不佳、菌源不明、加工粗放,导致僵蚕品质良莠不齐,挽回的损失十分有限。

村民们正在投喂蚕宝宝。

转机始于2016年。四川德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武看到一个痛点:全国每年需要上万吨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僵蚕,但实际合规产量不足2000吨,“供需缺口这么大,如果能将‘野生僵蚕’变成‘标准养殖’,就是条致富路!”

“好的蚕加上好的白僵菌菌种,才能有高质量的僵蚕。”蒋锡武说,八年来,企业携手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科研团队从四川、云南、陕西的野生僵蚕中分离出1000多个白僵菌菌株,对白僵菌“优中选优”。

技术人员正在准备进行白僵菌的培育。

拥有“优菌”后,更关键的是“驯菌”。在乐至僵蚕产业园的制菌车间里,科研人员正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白僵菌的生长状态,一旁的摇床上,多个菌瓶匀速运转,培育着新鲜菌液。

“我们需要的是‘听话’的菌株——它既能稳定感染蚕体,又能让药效成分充分积累,还不能够危害人体。”僵蚕产业园技术总监龙燕解释道,有的菌株致死太快,导致僵蚕体轻质次;有的则感染太慢,药效则大打折扣。

技术人员正在观察白僵菌生长情况。

“拥有好菌种,还必须精准掌握‘接种时机’。”龙燕介绍,团队花了五年时间,进行了上百批次的实验,终于在接种时机、菌种处理、僵化过程、干燥保存等关键环节上,摸索出了一套规范的流程和作业标准,显著提升了僵蚕的产量和质量。

条直、色白、蚕体大、断面黑亮,白僵菌素含量高,2023年,“乐至僵蚕”凭借“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污染、无公害及全程可追溯”获得“三无一全”质量认证,生产的产品优于《中国药典》标准。2024年德仁源公司开始量产,年生产优质僵蚕400吨,僵蚕产量居全国第一。该企业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家规范化规模化人工接种白僵菌养殖僵蚕的公司。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挣钱”:农户的账越算越甜

技术突破的红利,最终实实在在落到了农户的账本上。

“养30张僵蚕,比种10亩玉米赚得翻几番!”高寺镇天鹅村村民杨贵林的家庭农场里,桑树枝繁叶茂,村民们背着竹篓穿梭林间,新鲜桑叶刚摘下就送进蚕房,一派热闹景象。他给记者算了笔明白账:以前种玉米,一亩地一年收1200斤,扣除种子、化肥成本,纯利润就800元;现在跟着德仁源养僵蚕,28天就能出一批,一年能养15批,每批30张蚕的产值达8万元以上,一年纯利润大概能有20—30万元。

蒋锡武正在查看白僵蚕情况。

“以前愁蚕种、愁菌种、愁技术、愁销路,现在公司全包了!”乐至推行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场”模式,实现“四统一”(统一蚕种、统一菌种、统一技术、统一收回),彻底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派技术员上门手把手教养殖,僵    蚕收购给予“保底价”——哪怕市场行情跌了,也不会让农户亏本。“不用担风险,只管把蚕喂好,大家抱团挣钱,比单打独斗强太多!”蒋锡武说道。

在僵蚕产业园里,不少像蒲玉琼这样的老年村民也找到了“新工作”:“我这年纪出去打工没人要,种庄稼累得腰直不起来。现在在蚕房喂蚕、摘桑叶,每月能拿3200多元,很不错了!”

僵蚕内部。

如今,乐至已建成3000亩粮桑间作标准桑园,配套了智能饲育工厂、僵蚕技术中心,不仅带动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还辐射全县100多户养殖户、2万余亩桑园,农户年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曾经靠天吃饭的庄稼人,如今捧着“僵蚕饭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乐至标准”还走出了四川。2023年起,德仁源开始开展跨区域合作养殖,探索“基地共建+技术共享”模式,成立技术服务团队,为合作地区养殖户提供菌种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等服务。目前,已与贵州、云南、陕西、山西、广东、广西等地共建基地10000余亩。

“不仅要做‘僵蚕大县’,还要创‘中国白僵蚕之乡’。”乐至县蚕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通过扩建规模化养殖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品质、引进企业延伸精深加工链、推进地标认证与电商营销等措施,打造成为僵    蚕产业的标杆示范区域。力争到2030年,僵蚕种植规模将扩大至2万亩,产量达8000吨,产值攀升至20亿元,占据全国总产量约80%。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