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轻触锦缎,金线游走如丝。遂宁绣娘指间这根细如发丝的绣线,时而劈作十六分之一游走于方寸,时而融汇万千彩缕构筑于多彩世界。
绣绷之上,丝线之中,千年遂宁徐徐苏醒。遂宁观音绣,许多年来,以其细腻温柔的指针,构筑着一个温暖的美妙世界。
灵动美观
观音绣承袭千年灵韵
在蜀绣的锦绣长卷中,遂宁观音绣如一朵浸润禅意的青莲,既承袭蜀地针线的千年灵韵,又绽放出独特的精神气质。观音绣的制作工艺可追溯到北宋,其工“绒片平滑、绣品细腻”;其韵“浑厚圆润、灵动美观”。
据《遂宁县志》记载:“咸平三年,宋真宗赦封遂宁广德寺为观音道场,香火大盛……民间刺绣观音妙像锦屏,蔚然成风。购者纷至,以为祈福。”
遂宁观音绣的千年血脉自此汩汩流淌。
而遂宁的针线里,沉淀着更深远的基因。这里与黄帝之妻、蚕丝发明者嫘祖的故里交界,古蜀国以蚕丝之盛闻名于世。司马迁《史记》已载春秋蜀绣销运的盛况。当蜀绣的温润针脚与遂宁相遇,一种融合文化与生活的艺术便诞生了:姑娘们以荷包寄托情思;母亲们绣虎头帽护佑孩童。
观音绣,与成都、重庆等地的蜀绣相较,恰似同根生长的并蒂莲——根系相连却花开两色。
当蜀绣以熊猫、芙蓉、鲤鱼等自然生灵为经典意象时,观音绣的魂魄始终系于人物画像。
观音绣作品。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它所展现的情感和意蕴,观音绣所承载的,就是母亲的温暖。”蜀绣(观音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海彦轻抚着面前的一幅作品,这是她花了8个月时间才完成的《菩提树下莲花开》,“这是一个35岁左右的母亲。”她指着上面的人物,母性慈爱的具象化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在她看来,观音绣绣绷之上流转的不仅是针法,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深情寄望。
气质独特
传递温暖治愈人心
夏日午后,位于西山北路的观音绣艺术坊内,有年轻的绣娘手指轻捻着绣花针,熟练地在锦缎间飞针走线,黄海彦正在一旁悉心指导。
“目前,工作坊有七八十个绣娘,大多是50岁左右。”黄海彦坦言,绣娘的年龄普遍较大,亟需年轻血液传承。近几年,十几位90、00后“妙善金花”的迅速成长也让她看到了这门古老艺术的发展光亮。
自2006年创办观音绣艺术坊,黄海彦通过蜀绣和在地文化结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在培养出技艺超群的绣娘的同时,亦开发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观音绣之美,美在灵性与技艺的交响。一方绣品需历经画稿、配线、上绷、刺绣、缝制、装裱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针都蕴含绣娘专注的凝视。遂宁绣娘黄海彦道出其中精微:“观音绣品都是纯手工缝制,每一针都包含着绣娘纯熟的技巧。”
观音绣的针法,是一部无声的技法辞典:晕针氤氲出渐变云霞,木针雕琢出莲瓣的肌理,铺针托起温柔的衣袍,滚针勾勒流畅的轮廓。当丝线与画意相融,“绣画结合”的绝技便让人物画像衣带生风:既有绣的精致肌理,又有画的飘逸神韵,在锦缎上奏响一曲“丝线”与“神韵”的二重奏。
观音绣作品。
“每一件观音绣都有着其独特的气质。风格不同,便成就了它独一无二的艺术气质。”黄海彦说道,“但无论怎样变化,观音绣都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传递温暖、治愈人心。”
而如何让这门温暖的手艺传下去,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生命,黄海彦坦言,有市场才有继承者,所以市场的开拓、人才的培养缺一不可。
近三年,黄海彦一直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教授“非遗在遂宁”,实操课程就是教刺绣。
“目的只有一个:后继有人,让手艺活下去。”而她也欣慰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新生一代开始认识、接受并热爱这门艺术,并且愿意为之付出精力学习。
一个个年轻的绣娘也在时代的洪流中脱颖而出,绽放在遂宁的艺术舞台上。
“我希望他们能成长为各种人才,技能人才、运营人才、管理人才……为观音绣的发展集聚人才力量,再共同用文化滋养心灵。”
以“绣”为媒
东方美学跨越重洋
遂宁的绣绷上,丝线正编织着跨越重洋的缘分。
2014年底,黄海彦得知泰中艺术家联合会、中国文联将向中国艺术家征集书画作品,献礼中泰建交40周年暨诗琳通公主60寿辰。她立即着手查找资料,了解诗琳通公主致力于中泰人文、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热衷慈善的事迹。
黄海彦为泰国诗琳通公主精心制作的观音绣作品。
这幅观音绣作品,黄海彦使用了8种色系、50种色阶的天然蚕丝,运用乱针绣、斜纹针等近20种针法,历时100天,累计工作800个小时,在几千万次起针与落针的指尖艺术中展示蜀绣技艺:长短交叉、层层渗色,各种色彩变幻、光影明暗以及肌肤的细腻,都在一针一线上呈现。
2016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礼品展上,遂宁观音绣惊艳亮相。展台前人潮涌动,上万游客驻足赞叹,伊朗客商轻抚挂毯称其“值得购买和珍藏”,现场产品被抢购一空,更收获200万元订单。
黄海彦(左二)向国际友人介绍观音绣。
2019年夏,百余名荷兰华裔青少年来到遂宁观音绣体验基地。指尖轻触丝线,在老师指导下尝试针法,惊叹于“动静相宜”的刺绣韵律。一位营员体验后感叹:“太棒了!我想多了解、学习中华文化……”
2023年,印尼雅加达“一带一路”商贸博览会上,一幅观音绣受到当地华人万分喜爱。更令人动容的是印尼佛教协会主动提出代理蜀绣定制,愿将这东方美学传播得更远。
2024年,时逢卡塔尔亚洲杯,黄海彦带着观音绣产品到了当地待了10天。“卖了很多产品。”她笑着说,当地民众对绣品的喜爱超乎她的想象。
遂宁的绣坊里,丝线依然在晨光中轻颤。一根丝线串起千年祈愿与万里情缘。
当观音绣的针尖再次落下,绣的是一代代人心存美好的古老民谣,更是一部以柔软丝线写就的、连接心灵与世界的中式诗篇。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