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84848848 龙泉驿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4848848 邮箱: 2275171462@qq.com

从早晨的一碗羊肉米线,开启“舌尖上的盐边”

天府融媒联合体 2025-10-14 17:07 19

档案里的锦绣安逸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到巴黎T台,攀枝花盐边的文化魅力跨越山海:傈僳族服饰先后亮相国际非遗节与第三届中法时装周,惊艳国际视野;油底肉制作技艺亦飘香国际非遗美食周,以独特风味征服世界味蕾。


盐边·傈僳族服饰惊艳中法时装周 图据川观新闻


攀枝花市档案馆资料显示,2021年7月,盐边油底肉、盐边牛肉、盐边羊肉米线,与米易铜火锅等共同入选省级“天府旅游美食100道”名单。


在阳光与山野的慷慨馈赠中,攀枝花盐边县的每一道风味,都承载着川滇交融的热情与豪迈。


2021年,盐边羊肉米线等入选100道省级天府旅游美食名单



“烹羊千年一碗鲜,羊肉米线数盐边。”随着热播电视剧《驻站》走红的,还有攀枝花的这道地道美食。剧中,郭京飞饰演的常胜,最爱那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米线。


一座城市的苏醒,往往从一份温热鲜香的早餐开始。武汉人以热干面“过早”,开封人靠一碗胡辣汤“得劲”一整天,而在攀枝花盐边县,清晨的活力,正来自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米线。


盐边羊肉米线讲究“一大二白四绿五料”:羊肉片大;米线白、汤底白;青花椒绿、小葱绿、香菜绿、薄荷绿,再配上自制豆瓣、泡莲花白、小米辣、蒜泥和香醋这五样佐料,一碗地道的盐边羊肉米线便算“礼成”。


在昔日的盐边“阿所拉”(老县城旧称),米线还只是羊肉火锅的配角。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专营羊肉米线店“老盐边丁米线”应运而生。选用盐边高山放养的山羊和本地粗米线为原料,搭配出的羊肉米线鲜美醇厚,渐渐声名远扬。


经过几代人的改良,如今的盐边羊肉米线,以鲜醇羊肉汤、爽滑米线和大片羊肉羊杂为底,佐以青花椒、胡辣椒、小米辣、薄荷叶等丰富配料,碰撞出层次丰富的味觉体验,先后荣获“天府旅游美食”“天府名菜”等称号。


盐边羊肉米线 图据盐边县档案馆



盐边羊肉米线的精华,不仅在于爽滑的米线,更在于那一口醇厚鲜美的羊肉汤底。


据《盐边县志》记载,盐边拥有三千多年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正式设立大笮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盐边厅,始得“盐边”之名。盐边在汉代设址于若水(雅砻江古称)之滨,史称“大笮”。《盐边县志》在分析笮人饮食风尚时指出:“笮为西南,其方为十二辰之‘未’。未,味也。”盐边在地理方位上对应“未”位,与“味”相合,可谓天赐的味觉福地。


盐边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司马相如曾两次出使西南夷,成功开辟西南通道,将邛、笮等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汉朝版图,有力推动了当地开发与民族融合。相传,当地笮人曾以青铜鼎烹制全羊汤锅款待司马相如,这位文豪品尝后,盛赞其具有“大笮之风”。而那锅鲜美的汤底,也成为后世盐边羊肉米线的味觉灵魂。


盐边火把节斗羊 摄影/C视觉 韩嘉伟



“不吃盐边菜,枉来攀枝花。”央视CCTV-10科教频道《味道》栏目曾播出《原味乡间·盐边篇》上下集,向全国观众呈现了攀枝花的特色美食,并讲述了这些美味背后的风土人情与文化故事。


盐边菜与川菜一脉相承,却不拘一格,以麻辣鲜香、野趣盎然著称,融川滇之味而自成体系。在烧、炖、煮、烤、煎、卤、拌、蒸等多种烹饪手法中,盐边菜讲究甘、酸、苦、辛、咸五味的调和与均衡。攀枝花市档案馆所藏《盐边菜——不是川菜的川菜》一书,生动展现了盐边菜浓郁的地方风味。


2011年12月,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盐边菜——不是川菜的川菜》(攀枝花市档案馆藏)


盐边油底肉制作技艺2023年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香糯化渣、肥而不腻;盐边牛肉、泡菜鱼、坨坨肉、大笮三花等一道道源自笮山若水的人间至味,共同诠释出“滋味盐边”独特的地域风情与深厚历史底蕴。“百代佳肴传天地色香美味,千年土碗盛古今风雅神奇”,正是盐边菜的生动写照。


如今,源自笮山若水的盐边菜,凭借其“原生”之韵与“料鲜、色鲜、味鲜”之魂,已成为一张行走四方的文化名片。它既是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更是承载民族记忆的鲜活载体,正以其独特魅力,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天府新视界&四川省档案馆 联合出品



本期话题

你喜欢吃哪里的米线,为什么?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吴德玉

编辑/梁庆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