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大运博物馆
10月16日,龙泉驿区特色文化主题研学首场活动正式开启,东山国际小学750名学子作为首批“探路者”,踏上了这场融合“新视角、新设计、新课程、新方法、新体验”的探索之旅。五大探索小队在三大课堂间有序轮转,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家乡文化体验与感悟,就此拉开序幕。
【大运博物馆 · 感悟荣耀与匠心】

荣光闪耀,这里是感悟拼搏精神的生动课堂。
专业讲解员通过生动地叙述,带领孩子们重回成都大运会举办时那个激情盛夏。奖牌背后的拼搏故事与“成都成就梦想”的城市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少年。
在博物馆六楼的创意工坊里,孩子们凝神静气,以金丝为笔、彩砂为墨,体验掐丝珐琅工艺的魅力。当一枚枚独一无二的“金牌”在指尖诞生,匠心精神与体育荣耀也完成了跨越时空的传承。“学习冠军、励志人生”的信念扎根孩子们心中。
【西部无人机基地 · 放飞科技与未来】

无人机操作
引擎轰鸣,这里是触摸前沿科技的梦想舞台。
无人机足球战况激烈,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由孩子们亲自操作的无人机化身“空中足球”,在急速穿梭与团队攻防中,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无人机操作

无人机操作
戴上FPV眼镜,第一视角的飞行画面瞬间将孩子们带入沉浸式赛道。他们在教练的指导下专注地操控着无人机俯冲、转向,感受身临其境的速度与控制,每一次精准穿越,都是对勇气与操控能力的考验。
从航空知识讲堂的理论奠基,到亲手操控的实践征服,小小飞行家的梦想,在此刻悄然生根发芽。
【东安书院 · 激发创意与活力】

龟兔赛跑
巧思飞扬,这里是创意与活力共舞的实践天地。
一楼的户外场地,趣味运动会正在火热上演。新龟兔赛跑中,孩子们扛着巨型道具,在口号声中齐步向前;抢滩登陆考验着团队的战术与速度;水果连连看则是对记忆与反应的终极挑战。秋日天光为场地镀上一层柔和的底色,孩子们跃动的身影,是其中最灵动的笔触。

扎染
四楼非遗工坊里,扎染课程正有序开展。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不同捆扎技法,探索松紧变化如何影响最终图案。当精心捆扎的布料缓缓展开,深浅交错的纹样在眼前绽放。每一方手帕都成为独一无二的非遗作品,这份亲手创造的文化记忆,被孩子们带回家中小心珍藏。
【研学彩蛋·把龙泉驿特色文化带回家】

作为本次研学的特别彩蛋,每位学子都收获了一张神秘“呱呱卡”。
轻轻刮开涂层,惊喜瞬间呈现。可能是“双人成行一人免单”,诚邀伙伴再赴一场研学之旅;也可能是一枚精致的龙泉驿特色文化冰箱贴,冰箱贴将家乡的驿文化、桃花文化、客家文化、汽车文化、大运精神、航天梦想与文学底蕴浓缩于方寸之间,成为一份可以带走的龙泉驿区特色文化“流动文化名片”。
无论刮出什么,这份惊喜都将伴随孩子们,成为这次研学之旅的独特记忆。
【场内场外 行走的课堂中培育家国情怀 】

制作金牌
“我们组先做金牌再去操作无人机,感觉一天体验了古代工匠和现代工程师两种身份,太酷了!”一位刚刚结束体验的学生兴奋地说。
“这种分组轮转的模式非常高效,孩子们在每个点位都能充分体验,不虚此行。课程设计既有家乡文化底蕴,又有前沿科技,内容孩子们喜欢!”带队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龙泉驿区三小、实验小学等多所区属中小学校将于今秋陆续参与本次龙泉驿区特色文化主题研学活动。学子们将在家乡的文化厚土中体悟与创造,收获独特而珍贵的精神成长礼。
据了解,为充分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龙泉驿区特色文化研学第二条线路——“驿都文学营之旅”正在紧锣密鼓设计之中。该线路充分整合龙泉驿区驿文化、红色文化、文学资源的特色文化内容,采用参观、动手、沉浸式剧目体验等多种方式呈现。为了让这条研学线路课程更加贴近同学们的实际需求,设计团队先后到龙泉二小、青台山小学开展调研,力争让孩子们的研学学有所获。

尤泉二小调研

青台山小学调研
经典地标,因创新课程而焕新;
家乡文化,因亲身体验而生动。
老地方,新课堂;
小家乡,大世界。
龙泉驿区特色文化主题研学,正以“五新”之姿,让家乡的文化符号,沉淀为学子心中的骄傲与认同。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